科普講座進社區——天津市地震局舉辦漢沽街道防震減災講座


(相關資料圖)

武少民 吳媛媛

7月4日,天津市地震局在天津市濱海新區漢沽街道連續舉辦兩場防震減災科普講座。先后由天津市地震局信息中心綜合管理部部長、2022年天津科普大使龐群英和中國地震局骨干人才、防震減災優秀人才譚毅培,分別為漢沽街道濱河家園社區居民和漢沽街道干部進行防震減災科普講座的相關內容講解。

據天津市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廣輝介紹,本次“講座進社區”是天津市地震局舉辦的“防震減災千場講座進社區”系列活動中的一項公益活動。該活動自2019年啟動以來,已先后完成了和平區、河西區、北辰區、河北區、津南區400余場科普講座,并將于2025年實現全市所有社區的全覆蓋,是天津市地震局精心打造的一項精品活動,已經成為了天津市防震減災科普的一張名片。

上午9時15分,在漢沽街道濱河家園社區居委會活動室,龐群英部長為社區居民講解了“科學認識和應對地震”主題講座。得知應邀前來的居民中絕大部分是放暑假在家的小學生,龐群英特意調整講座內容,與小學課本中現有的地震知識進行結合,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居民們講解。龐群英從地震產生的原因開始講起,內容涉及地震帶、地震波、地震震級等地震科普知識,并且針對居民如何科學應對地震進行了重點講解。

10時30分,在濱河家園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會議室,譚毅培為漢沽街道干部進行了“防震減災 珍愛生命”主題講座。譚毅培從專業視角解讀地震的類型、地震發生的原因、中國地震分布及災害特點,還重點強調了科學避震的震后撤離、自救措施。

講座結束后,社區居民和街道干部們紛紛表示,通過參加此次講座,積累了許多防震減災知識。五年級小學生高子涵和郭沐庭對于“地震后為什么會引發瘟疫”產生了疑問,龐部長現場為她們答疑解惑。濱河家園社區居民、當年親歷過唐山大地震的劉印生大爺表示,舉辦防災減災科普講座很有必要,這樣以后老百姓們再遇到地震就知道怎么做了,可以減少很多傷亡。漢沽街道干部馬帥表示,參加這次科普講座獲益匪淺,不僅學會如何避險,同時還會將自己學到的防災減災知識運用到今后的宣傳工作中。

李廣輝表示,為進一步提升防震減災科普工作的深度與廣度,天津市地震局將繼續舉辦“講座進社區”活動,深入普及公眾急需的應急避險,自然災害防范等知識,積極宣傳防災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提升市民防災減災科學素質,增強市民抵御自然災害的綜合防范能力。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