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熱議:九江柴桑區:扎根“三農”沃土?夯實高標田建設“耕”基


(相關資料圖)

吳超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當前,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區馬回嶺鎮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結合鎮域農業發展分布特點,緊扣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促進鄉村振興目標,扎實有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夯實高標準農田建設“耕”基。

萬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糧。在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區馬回嶺鎮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現場,推土機、挖掘機、鏟車等大型機械在田間往來穿梭作業,工人們在機械的配合下,有序平整田塊、整修河堤溝渠、建設生產便道等基礎設施建設正在同步推進,現場一派熱火朝天。

“馬回嶺鎮高標準建設項目標段覆蓋60個自然行政村,目前已經基本完成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為了保質保量完成任務,使老百姓春耕不受影響,待土地全面交付施工后,整個項目將投入近百臺機械進行作業。”柴桑區馬回嶺鎮高標準建設項目負責人介紹道。

近年來,柴桑區馬回嶺鎮把建設高標準農田、穩定和提升糧食產能放在鄉村振興的重要位置,以壯大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積累和黨建引領合作社高質量發展為主要抓手,探索新發展模式,整合各類資金和土地資源。建立“高標準農田+合作社經營+村民入股”新模式,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以“1+N”的鄉村開發和經營體系為主要途徑,即一個農村合作社+眾多土地入股農戶的方式,通過黨委主導,支部牽頭,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和村集體經濟實體化運行。此外,通過示范帶動,引導更多的合作社和農戶實行集中連片、規模化經營,通過“統一流轉土地、統一整合資金、統一規劃建設、統一對外發包、統一年底分紅”的模式,構建優勢互補,利益共享,為壯大村集體經濟蓄能助力最終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同時破解了土地撂荒治理這一難題,糧食安全戰略得以在基層得到貫徹落實,農戶在經營中得以增收,村集體經濟得以積累壯大,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引領力量得以鞏固。

“多年來,蛟田村由于田間道路崎嶇不平,耕地條件較差,農業生產基礎薄弱,農民種地積極性下降,導致許多耕地撂荒。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實施,極大地改善了農業生產生活,土地土壤質量得到了改良,防止了水土流失,切實提高了農民的種地積極性。”柴桑區馬回嶺鎮蛟田村黨支部書記黃小林說道。

2021-2023年,柴桑區馬回嶺鎮9000余畝耕地將全部改造成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內容包括田間道路修筑、田坎修筑、田埂修筑、土地平整、灌溉工程、農田輸配電等工程,計劃總投資3000萬余元,預計今年三月份全部完工。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