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簡訊:三江禁漁為魚兒創造“生”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三江禁漁為魚兒創造“生”機

昨起我市甌江、飛云江、鰲江流域全面禁漁至6月底

本報訊 (記者 金瑞雅) 昨天上午9點,隨著一聲汽笛響起,2023年浙江省“八大流域”禁漁暨溫州市甌江、飛云江、鰲江流域聯合巡航行動正式啟動。在甌江主干流,市海洋與漁業執法支隊聯合省總隊直屬二支隊、溫州海事局、溫州海警局和鹿城、永嘉兩地農業農村部門,出動6艘執法船組成編隊,進行聯合巡航執法。 甌江、飛云江、鰲江“三江”流域內,主要經濟魚類包括鳳鱭、刀鱭、香魚、溫州光唇魚等,每年端午節前是這些魚兒產卵繁衍的主要時段。在這期間實行禁漁,對守護我市漁業資源具有重要意義。去年3月1日起,全省實行八大流域禁漁期制度,其中包括我市三江流域。按照文件規定,三江流域每年禁漁期為3月1日0時至6月30日24時,其間禁止除娛樂性游釣以外的所有作業方式。 穿上工服、救生衣,隨身攜帶執法證與執法記錄儀,這樣的出江巡邏,對于市海洋與漁業執法支隊執法人員陳禮東而言已是常態。昨天,陳禮東早早就上了快艇。上午陽光照耀,快艇高速行駛所帶來的勁風,一度遮蓋了他與駕駛員交流的聲音,在春霧季和夜間環境下,查扣非法作業漁船成了一件難事。 眼下的三月天,已是巡邏最舒適的時候。去年三江禁漁期內,陳禮東每周需要出江巡邏一次,一次出江起碼要花上6個小時,“我們出江巡邏的常態是風吹日曬,碰到夏天高溫,出江一次就黑一度。” “和海上違法行為不同,江上捕撈多為周邊小漁船就近捕撈,捕魚時間短、行為靈活,違法行為更隱蔽。”永嘉農業農村局農業執法人員曾建慈告訴記者。 從事江上打魚二十余年的虞龍海是浙鹿漁90238漁船負責人。趁著昨日天氣晴好,虞龍海來到自家停靠在岸的船上,觀察船只停靠是否到位。這些年來,甌江流域魚兒減少的情況,虞龍海早已心知肚明。面對執法人員遞來的宣傳手冊及禁漁提醒,他欣然接受,“這幾個月就先在家休息一段時間,等7月再出來。” 自去年全省實行八江流域禁漁以來,溫州禁漁江河數量和漁船數均達高峰。過去一年,我市通過“水陸空+電子”立體巡查模式,全年開展“電子巡江”87次,開展執法行動629次,出動執法人員2972人次,檢查漁船1174艘次。 “今年我們將更注重加強宣傳、群防群治建設,注重引導,宣教結合,通過宣傳冊、座談會、告知書等多途徑加強宣傳教育。”溫州市海洋與漁業執法支隊執法二科科長陳俊介紹,后續,他們將繼續加強數字賦能執法,綜合使用漁船定位系統、沿岸視頻監控、無人機巡查等技術手段。同時加強漁船管控,強化涉漁“三無”船舶取締和違禁網具清理,嚴打“電毒炸”行為。通過一系列措施,讓甌江、飛云江、鰲江水域保持良好生態環境和穩定的生物多樣性,成為美麗溫州的“金名片”。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