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速訊丨【多措并舉確保糧食安全】今年我省糧食總產單產均創歷史新高


【資料圖】

【多措并舉確保糧食安全】今年我省糧食總產單產均創歷史新高

總產量1464.3萬噸,單位面積產量4647.9公斤/公頃

本報訊(記者王秀娟)12月12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2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單位面積產量和總產量數據,我省今年糧食總產量1464.3萬噸,比去年增加43.05萬噸;單位面積產量4647.9公斤/公頃,比去年增加118.83公斤/公頃,雙雙創歷史新高。

今年以來,我省把穩糧保供抓在手中,強化黨政同責、政策支持、主體帶動,全省農業農村系統壓責任、保面積,抓管理、提產能,全年糧食生產取得可喜成果,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提供了有力支撐,為穩定糧食市場和食物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

省委、省政府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糧食生產,11個市政府向省政府遞交糧食安全責任書,糧油面積任務落實到市縣到鄉村到田塊,全省糧食播種面積完成3150.3千公頃。省政府與農業農村部簽署《共同推進山西有機旱作農業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2022—2025年)》,有機旱作農業進入國家戰略。

全省落實補貼政策,發放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等100余億元,調動農戶種糧、管糧積極性。各地強化項目支撐,新建高標準農田280萬畝,在52個縣建設綠色高質高效、有機旱作糧油基地300余萬畝。爭取金融支持,向706戶“新主體”放貸3.43億元;創設大豆政策性保險,11個縣試點帶狀復合種植收入保險,投保率60%以上。

全省農業農村系統堅持一個環節一個環節、一個季節一個季節、一個品種一個品種抓糧食生產。建立跨部門協調機制保障農資供應充足、農機作業順暢,落細田間管理,統籌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產。落實土地托管面積2800余萬畝,1737個主體承擔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任務,推動規模化、標準化生產。開展“機田證”一體化示范,在15個縣推動高性能農機、高標準農田、高素質持證農民耦合發展,提升生產效率。推進產業化聯合體發展,省級雜糧產業化聯合體帶動12萬農戶戶均增收4500元,依托鏈主企業建設加工型馬鈴薯種植基地10萬畝,平均畝產超6噸。

全省今年發布主推技術、標準、品種101個,制定8種糧食作物生產技術指導意見。舉辦“神農科技杯”大豆高產競賽,助力單產提升。深化“三隊”包聯服務,包市包縣包主體,在關鍵農時深入基層指導農事,培訓農民7萬余人次。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成立技術專班,制定技術指南,編印技術掛圖,推廣種植85.1萬畝,首次大面積示范推廣取得預期效果。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