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廁改造讓百姓生活更舒心


【資料圖】

自從安上了沖水馬桶,臨河區白腦包鎮水桐樹村村民陳冬梅著實輕松了很多。“原來,我們就在院子里用磚頭圈起一個旱廁,連頂棚也沒有,雨雪天上廁所特別不方便。現在家里建了水沖廁所,再也不受雨淋雪凍了。”陳冬梅高興地說。

陳冬梅家里的衛生間面積大約1.5平方米,安裝有暖氣片、熱水器、沖水馬桶等。陳冬梅說,臨河區政府按照統一標準,給她家補貼2000元安裝玻璃鋼化糞池,配套建設排污管道等設施,自己只掏1000元就用上了水沖廁所。她說:“現在政府幫助解決了上廁所問題,我們的生活更舒心了。”

據介紹,“廁所革命”開展以來,白腦包鎮按照政府引導、農戶自愿的原則,通過召開現場會、組織農民代表到樣板廁所建設點觀摩考察等多種宣傳形式,引導農民積極參與,為改善人居環境貢獻每個人的力量。如今,全鎮80%的農村常住戶用上了水沖廁所。

與白腦包鎮相鄰的干召廟鎮針對各村的不同情況,建設了室內水沖、室外水沖、雙坑旱廁等不同類型的衛生廁所,并結合實際需求進行改造,讓農戶使用更方便。“我們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鼓勵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廁所改造,逐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干召廟鎮鎮長喬曉慶說。

走進杭錦后旗沙海鎮南園新村楊先柱的家,記者看到衛生間收拾得干干凈凈,沒有一點異味。“以前村里的廁所都是簡陋的旱廁,老人和孩子上廁所很不方便。”楊先柱想起以前的旱廁直搖頭,“如今沾了‘廁所革命’的光,政府補貼資金,給每戶建了一個化糞池,讓我們用上了水沖廁所,不但干凈衛生,而且特別方便。”

據介紹,在實施“廁所革命”的過程中,巴彥淖爾市推動農村廁所糞污資源化利用,探索糞污肥料化、污水達標排放等經濟實用技術模式,推廣污水無動力處理、堆肥和有機肥生產等方式,杜絕隨意傾倒糞污現象。今年,巴彥淖爾市已新建戶廁12.7萬余戶,其中水沖廁8.65萬戶、衛生旱廁3.86萬戶、ECO方便器0.18萬戶,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7.53%。(記者 薛來)

關鍵詞: 百姓生活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