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局:寒潮綜合強度達歷史同期第五,南方低溫仍將持續

視覺中國 圖


(相關資料圖)

11月26日至12月1日,入冬以來最強寒潮天氣來襲,經氣象部門綜合評估其綜合強度達到歷史同期(11月)第五,超過2021年11月上旬寒潮。中央氣象臺為此在11月27日至29日持續發布最高等級的寒潮預警——寒潮橙色預警。

回顧此次過程,此次寒潮天氣降溫劇烈,部分地區降溫幅度達到歷史同期第一;中東部地區氣溫由前期明顯偏高轉為偏低;貴州至長江中下游一帶出現今冬首場降雪和冰凍天氣。預計南方地區低溫天氣將持續至12月5日前后。

本次寒潮究竟有多強?

降溫幅度大,具有極端性

受寒潮影響,全國大部地區過程最大降溫幅度達到8℃至16℃,新疆、甘肅、內蒙古、山西、貴州、湖南、江西等地部分地區超過20℃;降溫幅度超過16℃的國土面積有215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22%)。西北地區、華北北部、華東、江南西部和南部、華南中北部等部分地區降溫幅度達到歷史同期第一,具有一定極端性。

降溫過后,全國大部氣溫由前期明顯偏高轉為明顯偏低,氣溫0℃線最南到達江蘇南部、江西北部到陜西南部一帶,華南最低氣溫不足10℃。甘肅、內蒙古、河北、北京、天津等地共30個國家氣象站日最低氣溫突破11月歷史極值。另外,南方地區低溫天氣將持續至12月5日前后。

12月1日12時至2日12時最低氣溫實況

12月1日12時至2日12時全國變溫實況圖

南方多地迎來今冬初雪

26日以來,西北和中東部地區出現較大范圍雨雪,降雪強度總體不大,西南地區東部至長江中下游一帶出現雨轉雨夾雪或雪,貴州、湖南及湖北東南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等局地出現凍雨。

湖北東南部、安徽南部、江西、浙江、福建北部等地出現暴雨,局地大暴雨;南方并伴有大范圍雷電天氣。

新疆寒潮強度大,暴雪強降溫突出

新疆此次寒潮強度達到歷史同期第2。最低氣溫最大降幅為35.6°C,遠超11月歷史記錄,最低氣溫為-48.6°C,均出現在阿勒泰富蘊縣;北疆多地出現強降雪,塔城、阿勒泰最大積雪深度有20至40厘米,局地最深達62厘米,較常年同期明顯偏厚。另外,北疆西部和北部、南疆西部、巴州、東疆等地出現8級以上大風,風口風力達11至14級,巴州北部局地15級。

寒潮期間,中東部大部地區出現6至8級陣風,部分地區9至11級,新疆北部和東部風口地區、青海北部等地有12至14級;東部和南部海域先后出現了7至9級風、陣風10至12級。

本次寒潮帶來哪些影響?

由于全國大部地區前期氣溫明顯偏高,此次寒潮帶來的劇烈降溫和低溫造成的影響有限,主要是雨雪冰凍和大風影響交通,局地設施農業和果樹遭受風災和冷凍害。

雨雪冰凍和大風影響交通

受降雪、道路結冰影響,黑龍江、內蒙古、陜西、湖北、湖南、貴州、四川等地共66條高速路段發生阻斷,影響里程5800公里,較去年同期寒潮(11月28日至12月1日)影響里程下降15%。受大風影響,山東煙臺和威海、上海崇明、江蘇鎮江、浙江寧波和舟山、廣東江門和珠海、廣西北海等地水上航運全線停航。

農業影響總體有限

北方部分地區設施農業遭受雪災、風災和凍害,南方局地果樹和設施農業遭受風災和冷凍害。北方冬麥區大部土壤墑情適宜,對冬小麥未造成明顯不利影響,且降溫利于冬小麥抗寒鍛煉,也對部分地區麥苗旺長趨勢有一定抑制作用;江南大部累計雨量較大,進一步增加了水資源。

新疆強寒潮對牧業轉場和交通等造成較大影響

氣溫驟降、極端低溫、暴風雪和深厚積雪對新疆牧業轉場和牲畜安全造成影響;暴風雪、積雪、道路積冰和強風對交通運輸影響較大,塔城和阿勒泰部分路段實行交通管制。

內蒙古河段首現流凌

受寒潮影響,內蒙古沿黃地區氣溫明顯下降。11月29日,黃河內蒙古三湖河口至頭道拐河段出現流凌,標志著黃河進入本年度凌汛期。

關鍵詞: 中國氣象局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