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頭條:“河”我一起守 “美”與你共享


(資料圖)

□本報記者 晏華超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在六枝河畔總能看到一批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他們手拿垃圾鉗、長竹竿,腳穿水鞋,穿梭于河道間,撿拾白色垃圾、清理枯枝雜草(如圖)……他們正在用實際行動守護著由濁變清的“母親河”——六枝河。

全長35公里(城區段9.2公里)的六枝河,曾經河水清澈,綠樹成蔭。后因排污管網不完善等原因,污水流入河里,水質惡化,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臭水溝”。

近年來,六枝特區強力推進六枝河污染整治,通過治源頭、清河道、建公園、鋪綠道等一系列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提升六枝河水質,打造沿岸景觀,建成了“十里河堤,十里不同景”的河灘美景,成為城市的“景觀線”,六枝河“顏值”也因此飆升。

如何守護好水清、岸綠、景美的六枝河?2020年1月,由六枝特區文明辦牽頭,來自銀壺街道的平寨、銀壺、補林等6個社區的街道、社區干部職工、熱心群眾共70人,組建成一支六枝河志愿服務隊,他們定期對六枝河的白色垃圾、枯枝雜草等進行清理,并對附近的居民進行環保宣傳,倡導廣大群眾要愛河護河,養成垃圾不落地、污水不入河的好習慣。

來自六枝特區銀壺街道補林社區的居民盧云林便是其中一員,他每天都沿河打撈水中漂浮物、向路人宣傳護河知識等。“現在生活好了,空閑時間也多了,就想著為社區做點事,聽說有志愿服務隊,就報名參加了。”盧云林說,只要大家攜起手,共同保護,六枝這座城市就會越來越美。

銀壺街道采取河段包保的方式,社區各自負責組織志愿者對包保河段進行河道清潔。今年1月至10月,累計整治轄區內河道環境衛生1675人次,清理河道垃圾5.67噸。

“以前一個月要打撈各種垃圾上千斤,現在一個月才幾十斤,說明沿河兩岸的居民的生活習慣越變越好了。”盧云林抿嘴一笑。

通過開展河道整治志愿服務活動,不僅美化了河道兩岸環境,還提高了周邊居民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群眾的人居環境和幸福指數得到進一步提升。住在六枝河邊上的楊銀妹感受頗深,她說,“以前河里特別臭,窗子都不敢開,這幾年通過治理,水變清了,岸變綠了,這些變化離不開這支無私奉獻的志愿服務隊,所以住在河邊的我們也要做文明市民,不亂丟亂排,共同守護好我們的母親河。”

穿梭于六枝河沿岸的“紅馬甲”——六枝河志愿服務隊,他們用實際行動引導公眾自覺履行社會責任,凝聚力量共同守護六枝河,讓六枝河持久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