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成燒臘和醬鹵肉制品小作坊進駐集中加工區

本文轉自:廣州日報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何穎思)清明節臨近,燒豬、燒鴨等傳統應節燒臘肉制品需求顯著上升,廣州市、區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對肉制品小作坊的監督,進行日常監督檢查和抽樣檢驗,以保障清明節期間食品質量安全。昨日,記者跟隨檢查人員到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了解相關監管情況。據悉,廣州開展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提質行動,全市188家肉制品小作坊,有53家小作坊已進入集中加工區,占比28%。

集中加工區生產環境一目了然

番禺區華禺興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是燒臘、醬鹵肉小作坊集中加工區,加工區內的燒臘產品銷售至全市農貿市場、餐飲店和連鎖店,燒臘和醬鹵肉制品的品種多達50多個,平均每月產量高達100多噸。

記者在集中加工區看到,目前共有10家小作坊進駐,每個小作坊都采用統一裝修風格、統一標識標牌,生產過程全部封閉化,生產環境一目了然。

檢查人員兵分兩路,一路到集中加工區的管理方查驗進出貨等管理情況,一路到小作坊檢查。

“醬油是在哪里買的?票據呢?”在其中一家小作坊輔料間,檢查人員逐一查看調味品的標識標簽,看來源是否正規、有無過期。記者看到,每一種調料都有食品信息公示牌,標注了食品名稱、生產者名稱、銷售商名稱、聯系電話、生產日期等。辦公室內除了可以看到實時食品監控外,信息公示欄上還張貼了營業執照、小作坊登記證、員工健康證、抽查抽檢信息等信息。檢查人員對上面的信息逐一查看。

清明節前后將加強對肉制品小作坊的監督

“從檢查情況來看,各環節做得還是不錯的。”廣州市市場監管局食品生產處二級調研員李鳴告訴記者,針對集中加工區小作坊的監管,市市場監管部門每月一次突擊檢查、區市場監管部門每月兩次檢查,屬地市場監管所每周一次檢查,還會要求小作坊集中加工區管理方每天快檢兩次,確保原料安全。

目前,廣州市共有188家燒臘和醬鹵肉制品小作坊,其中53家(占比28%)肉制品小作坊進駐了集中加工區。“我們正積極推進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模式。”李鳴介紹說。

創贏農副產品加工廠老板嚴先生在現場告訴記者,大約5年前他進入了集中加工區,加工區管理更規范,統一處理油污和油煙,衛生條件更好,證件也更加齊全,他還因此接到了來自酒樓的訂單。

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廣州的燒臘制品主要由小作坊生產,經過登記的小作坊可以合法生產,但小作坊仍普遍存在人員素質較低、規模較小、設備簡陋等問題。廣州市采用集中加工區模式,確保燒臘等肉制品生產安全。“清明節前后,我們還將加強對肉制品小作坊的監督,進行日常監督檢查和抽樣檢驗,以保障清明節期間食品質量安全。”

據悉,廣州市市場監管部門開展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提質行動,在番禺、從化等區打造了多個地方特色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集中加工區實現“五分離、一封閉”(即生產生活、原料成品、加工儲存、人流物流、不同潔凈區域相分離,生產過程全部封閉化);進行遠程實時監控;集中統一處理污水廢氣;實現原料和成品集中快檢,采購銷售信息集中登記。市、區兩級市場監管局還通過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專業管理系統、微信小程序、視頻監控APP等方式,實行智能、高效的監管。

如何安全購買燒臘?

建議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燒臘、醬鹵肉食品。注意查看加工銷售場所是否具備合法生產經營資質,查看制售人員是否采取相關衛生防范措施,如佩戴口罩、注意個人衛生等。

購買的燒臘食品要盡快食用,不是立即食用的燒臘食品要重新徹底加熱后再食用。

食用前應查看燒臘食品外觀是否正常,有無異味,一旦發現異常,立即停止食用。

消費者如果發現燒臘生產經營單位及購買的燒臘食品存在食品安全問題,請及時撥打投訴舉報電話020-12315或020-12345,切實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