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精神發祥地的“遼博樣本”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遼寧新聞3月5日電 (記者 韓宏)遼寧,既是雷鋒第二故鄉,也是雷鋒精神發祥地。在這片向上、向善的熱土上,先后涌現出無數個像雷鋒一樣感人至深的好人好事,由此形成了聲名響亮的“遼寧樣本”。

實際上,在“遼寧樣本”中還內含著一個“遼博樣本”——十幾年來,在遼寧省博物館,活躍著一群無怨無悔、甘于奉獻的志愿者,他們不取分文,義務講解,在向數以千萬計的海內外觀眾悉心介紹每一件烙印著歷史信息的文物的同時,也對外傳播著遼寧人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

志愿者團隊獲得無數榮譽

今年67歲的方心性格爽朗、思路清晰,退休前,她是鐵路系統的一名機關干部。2008年,方心從1000多位報名者中脫穎而出,成了遼寧省博物館首批志愿者。

那一年,隨著博物館免費開放,觀眾增多,遼寧省博物館在國內率先組建了志愿者服務隊伍。三年后,也就是2011年,在志愿服務的基礎上,“遼寧省博物館志愿者歷史文化宣講團”正式成立。

同年,為了探索博物館與學校教育有機融合,遼博又啟動了“走近歷史——遼寧省博物館志愿者進學校活動”。面向海內外、館內外觀眾免費講解,成了遼博在志愿服務中全力打造的一張名片。

目前,“遼寧省博物館志愿者歷史文化宣講團”共有成員175人,其中五分之二為退休人員。十幾年下來,這支奮戰在一線的宣講團獲得國家及省、相關部門頒發的多項榮譽。成成一串的榮譽單,既證明著宣講團的成就,也記錄著他們走過的志愿之路。

無數觀眾因為遼博志愿者的講解服務而獲益?,F就讀于錦州中學高一年級的朱嫩晴十分喜歡歷史課,她說,這源于幾年前她在遼博聽過的一次志愿者老師講解,“那是一位志愿者阿姨,她的講解既生動又全面,讓我特別受益。我也想成為像她一樣知識淵博的人”。

一些山區里的孩子也因為遼博這些志愿者而打開了視野。志愿者車竹青至今記仍得幾年前他們到鞍山岫巖縣偏嶺鎮上門講解時看到的那一幕,“鎮上學校的孩子們都集中在廣場上聽我們講。我從孩子們的眼神中,看到了他們對知識的渴望。我覺得這個志愿服務做得值”。

遼寧省博物館公共服務部工作人員樊榮負責志愿服務工作,她說,像朱嫩晴和岫巖孩子們這樣的觀眾并不在少數。很多觀眾之前自己觀賞文物時提不起興趣,當聽完了講解志愿者聲情并茂、繪聲繪色的講解后,開始喜歡了歷史,也喜歡上了對中華文明的探尋和對中華文化的深入理解。

成立至今,“遼寧省博物館志愿者歷史文化宣講團”累計義務講解近9萬個小時、服務了數千萬人次的海內外觀眾。

讓志愿服務帶動更多人加入

遼博的這支志愿者講解隊伍,在將更多歷史文化傳遞給數千萬觀眾的同時,也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志愿服務精神,用他們良好的形象為雷鋒精神“遼寧樣本”增添一抹亮色。

時至今日,志愿者方心仍清楚記得幾年前她為一對常年生活在國外的中年夫婦做講解的那一幕。這對夫婦第一次來遼博參觀,他們驚詫于遼博館藏文物之豐富與精美,連連贊嘆并流連忘返。分別時,他們用鞠躬的方式對志愿者表示感謝。“回到國外后,這對夫婦不住地向身邊人宣傳遼博文物,夸獎遼博志愿講解,這讓我感到十分自豪”。

遼博志愿者也通過自身服務吸引更多人加入到志愿服務中來。今年是53歲的高晶梅在遼博做志愿講解的第14個年頭,每次到遼博做講解,她往返開車都要兩個小時以上。作為較早加入團隊的志愿者,高晶梅憑借著自己的奉獻與熱忱,讓不少聽過她講解的觀眾也成了與她并肩作戰的志愿者?!澳芨腥?、帶動更多人加入到志愿服務中,一起奉獻和幫助更多的人,這是我這十幾年最大的收獲?!备呔氛f。

遼寧省博物館館長王筱雯說,作為新中國成立后建立第一座博物館,遼博以藏品豐富、特色鮮明而享譽海內外,今后,遼博將繼續全力打造志愿服務隊伍,讓這張“志愿者名片”同樣聲名遠播。(完)

關鍵詞: 雷鋒精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