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3月泰州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出口213.8億元 增長36.9%

記者從泰州海關獲悉,今年1至3月我市外貿進出口303.1億元,增長13.3%,增速居全省第七位。其中,出口208.2億元、增長7.3%,進口94.9億元、增長29%,實現“雙增長”。

在出口方面,化工、新能源、醫藥產品出口大幅增長。一季度,我市化工品出口43.7億元,增長22.7%,占我市外貿出口總值的21%,拉動出口增速6.5個百分點。令人矚目的是,我市一季度出口太陽能電池11.2億元,而去年同期無出口;出口醫藥品7億元,增幅達32.1%。同時,我市7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31.5億元,增長12.5%,其中塑料制品、家具出口增幅分別為27.6%、31.9%。

在進口方面,大豆拉動農產品進口猛增,機電設備進口也明顯增長。今年前3個月,我市進口農產品20.5億元,增長221.5%,其中大豆進口19.4億元,增長311.7%,拉動我市農產品進口增速229.6個百分點。同期,我市進口機電產品15.9億元,增長22.3%,其中機床、集成電路、泵分別進口2.4億元、1.1億元、5247萬元,增幅分別達112.4%、57.3%、21.2%。

從市場情況來看,我市傳統市場貿易穩定增長,新興市場也開拓有力。一季度,我市對美國、歐盟(除英國)、韓國分別進出口63.2億元、51.9億元、31.6億元,增幅分別達70%、28.1%、28.4%,三者合計占我市外貿進出口總值的48.4%,拉動外貿整體增速16.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我市對非洲、澳大利亞、巴西分別進出口26.8億元、7.7億元、4.8億元,分別增長37%、31.8%和72.1%。

首季進出口情況還顯示,我市貿易結構不斷優化,外商投資企業、民營企業活力持續增強。

一季度,我市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出口213.8億元,增長36.9%,較整體增速高23.6個百分點,占比較去年同期提高12.3個百分點達70.5%。同期,我市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172.9億元,增長21.1%,占比較去年同期提升3.8個百分點至57%;民營企業進出口129.1億元,增長5.1%,占比為42.6%。

當前,世界經濟整體呈復蘇態勢,國際市場需求不斷增長,為我市進出口提供了發展契機。

“隨著減稅降費、優化營商環境等助企紓困政策不斷發力,也持續激發我市外貿主體活力,僅RCEP原產地一項,我市外貿企業就可享受進口國關稅優惠約162.77萬元。”泰州海關副關長喬華林介紹,“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統籌推進口岸疫情防控和促進外貿穩增長工作,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繼續促進外貿平穩發展。”( 謝榮 )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