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陽七里一村社區搬掉辦公桌

漢陽七里一村社區搬掉辦公桌


(相關資料圖)

居民下樓就能辦82項民生類“高頻事”

漢陽區七里一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辦公室式”的辦事大廳場景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沙發、圓桌等“家居式”布局。

長江日報記者史偉攝

長江日報訊(記者秦璟 通訊員黃璜 石琴)漢陽區七里一村社區把辦公桌搬進小區,居民下個樓就能辦成82項民生類“高頻事”。

11日9時40分,79歲的楊斌輝走進漢陽區琴斷口街道七里一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看著寬敞大廳里的沙發和圖書角,她停下腳步。正在政務服務崗值班的社區委員李文靜上前一步,將老人扶到沙發上坐定。

楊斌輝老人是來咨詢低保辦理事宜的。眼前的黨群服務中心與她2020年底見到的情景大不一樣,“那個時候,這個大廳里擺滿了桌子”。

正如老人所說,這個之前擺放著10張辦公桌的大廳,如今僅靠墻邊保留了3個必設的辦事工位:黨務服務崗、政務服務崗以及1個應急值班崗。余下的空間,成了居民的休閑之所。

為老人介紹了辦理低保的相關手續后,李文靜告訴她:“網格長現在都在小區上班,以后您要咨詢、辦事,直接去小區的‘紅色驛站’,可以少跑點路。”

距七里一村社區近700米的二印小區,建成于20世紀80年代,60歲以上的老人占比六成。

從社區搬出的兩張辦公桌擺放在小區物業辦公室的“紅色驛站”。網格長陳婧正在接待前來辦事的居民,她的辦公桌上公示著82項可在驛站辦理的民生事項清單。

“二印小區要辦事的居民基本都會來驛站,我們每天都要幫居民辦十幾件事。”陳婧說著翻開網格記錄本,當天的辦理情況寫滿了一頁紙。

七里一村社區黨委書記李娜介紹,2021年4月,漢陽區在全市率先將37項民生類“高頻事”辦理下放到街道,此舉受到居民歡迎。2022年10月,為進一步方便“高齡人”在家門口辦理“高頻事”,七里一村社區把辦公桌和電腦搬進二印小區,5名網格長隨之進駐小區,“由‘坐等服務居民’變為‘上門服務居民’”。

“以前到社區辦事要走十幾分鐘路,現在下個樓就把事辦了。”來“紅色驛站”辦事的居民余輝說,2013年起,他每個季度都要去社區為老母親辦理高齡津貼審核,“在家門口辦事,方便多了”。

漢陽區行政審批局副局長樂曉華介紹,二印小區可辦事項已基本覆蓋居民生活里的“高頻事”,“把社區辦公桌搬進小區的做法,已在漢陽區31個社區推行”。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