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泉壩鎮:“四個一”推動蜂糖李產業提質增效

近日,在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泉壩鎮算子、大泉、泉坡、三壩等村隨處可見果農忙碌的身影,除草、施肥、壓枝、剪枝,蜂糖李管護工作正有條不紊地推進。

蜂糖李是一種具有甜美口感和較高營養價值的水果,近年來在市場上廣受青睞。今年以來,泉壩鎮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一主兩輔”產業布局和鎮黨委“一田二地五帶動”產業發展思路,因地制宜,精準謀劃,在土壤肥沃、水分光照充足、環境溫度適宜的算子、大泉、泉坡、三壩等村大力發展蜂糖李產業。據了解,2023年該鎮發展蜂糖李產業2100畝,總產量10萬斤,產值達300萬元。


(資料圖片)

然而,隨著其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和產業規模的不斷發展,蜂糖李產業的管護水平逐漸成為了制約產業升級和果品質量提高的瓶頸,為了提升蜂糖李產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占比率,泉壩鎮采取一系列措施,扎實推進蜂糖產業李管護工作。

組建一個專班,強化蜂糖李產業組織保障。為了加強對蜂糖李產業管護工作的組織領導,推動蜂糖李產業標準化生產和提升產品質量,擴大市場影響力,促進全鎮蜂糖李產業的持續發展。該鎮組建了以鎮長任班長,分管負責同志任副班長,農技專業人員、果樹專家、種植大戶任成員的蜂糖李工作專班。專班下設項目實施、果園管護、宣傳推介、后勤保障等工作組,負責蜂糖李產業管護提升、質量監督、技術指導、品牌申報及產業發展各環節的宣傳報道、包裝設計和產品銷售等工作。

培育一批專家,推動蜂糖李產業持續發展。為了提高管護人員的專業水平,切實抓好蜂糖李品種培育、病蟲害防治、標準化種植等方面的管護,不斷推動蜂糖李產業提質增效。該鎮積極與省、市農科院進行合作,多次邀請省、市蜂糖李專家到泉壩鎮圍繞蜂糖李的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施肥管理、采收與貯藏等進行全方位培訓和實踐指導,使管護人員和種植大戶全面掌握蜂糖李管護的核心技術和最新成果。同時,該鎮還鼓勵管護人員和種植大戶采取“走出去、引進來”方式,積極學習蜂糖李產業發展示范地區的優秀做法和典型經驗,進一步拓寬視野,增強信心,不斷推動蜂糖李產業向高品質、高效益方向發展。

開展一次調查,提升蜂糖李產業管護成效。為深入了解蜂糖李產業發展狀況,確保蜂糖李管護工作的順利進行,專班成員多次深入算子、大泉、三壩等蜂糖李基地,調查研判分析蜂糖李種植園的地形、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以及種植技術、管理方式、產量質量等生產情況。通過實地調查研究,專班將全面了解蜂糖李產業的發展現狀,發現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為制定更加針對性的改進措施提供有力依據。

爭取一批資金,保障蜂糖李產業發展后勁。資金是推動蜂糖李產業管護提升的重要保障,是保障蜂糖李產業后勁發展的重要支撐。為了確保蜂糖李管護工作的順利推進,該鎮積極爭取各級資金支持,2023年先后爭取30萬元少數民族發展資金、15萬元貴州剛繩集團幫扶資金、10萬元市衛生健康局幫扶資金等用于基礎設施和管護提升。下步,該鎮將結合蜂糖李產業發展實際,通過多種渠道向相關部門爭取資金。同時,還將積極引導社會資本進入蜂糖李產業,鼓勵企業、個人等投資主體對蜂糖李產業進行投資,形成政府、企業、個人共同投入的多元化融資渠道。

“接下來,我們將重點強化蜂糖李品牌打造,結合泉壩水田河谷自然風光等地方特色標志,建成李子示范基地,盡快注冊完成‘泉是李’商標,塑造一個屬于泉壩特色的經濟品牌。同時,進一步加大蜂糖李管護工作,結合實際擴大蜂糖李產業種植規模,提升蜂糖李產品質量,注重‘數質’雙重并舉,持續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穩步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鎮黨委書記符云峰說。(泉壩鎮)

一審:何川

二審:林秀姜

三審:文波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