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汕高鐵開通后,廣東離“市市通350高鐵”還有多遠?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

時代周報


(資料圖)

(ID:timeweekly)

記者:丁遠泓

在廣州出發的旅客,第一次有機會在中秋國慶假期坐高鐵去汕尾了。

9月26日,新建寧波至廣州高鐵的廣州至汕尾段(簡稱“廣汕高鐵”)開通運營。

與今年開通的其他高鐵不同,廣汕高鐵“開局”就按最高時速350公里運營,而非運行一段時間后再提速。

廣東的高鐵“版圖”上不止這一條時速達350公里的高鐵,這個已經實現“市市通高鐵”的省份,未來的目標是“市市通350高鐵”。

目前廣東的21個地級市里,已有8城達到了這個目標,包括廣州、深圳、東莞、河源、惠州等。未來,廣東會在什么時候實現“市市通350高鐵”?

廣汕高鐵開通運行

26日早上8點30分,車輪滾動,廣州東站的首發車G9726次準時開出,9時43分直達汕尾站。

這標志著廣汕高鐵正式通車。

廣州工作的汕尾人小劉請了兩天年假,坐上了9月27日早上八點半的那一班高鐵,十點多,她就到家了。

“之前坐動車單程就要兩個多小時,再加上往返高鐵站的路程,一趟來回得花8個小時在路上。廣汕高鐵的價格雖然比之前貴些,但確實時長大大縮短了。今年中秋國慶,可以在家待更長時間了。”小劉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站臺準備上車的乘客。(圖/圖蟲創意)

廣汕高鐵的開通便利了市民“雙城通勤”,也為汕尾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其實從整個廣東的經濟發展來看,臨海的汕尾屬于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典型,經濟曾多年處于全省的下游水平。

想要富,先修路。

2013年開通首條高鐵——廈深線(杭深鐵路廈深段)后,汕尾的經濟就有了明顯的提升。到了2019年,汕尾GDP突破“千億”大關,2020年、2021年,GDP增速連續兩年全省第一。2022年,汕尾經濟總量躍進至全省第17位,實現“砍尾”。

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暨南大學教授胡剛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汕尾和深圳通過高鐵相連,能讓汕尾承接深圳的產業外移,對其空間土地資源、旅游等方面來說也有利?!吧俏驳膮^位條件很好,但是經濟相對滯后。有了高鐵以后,可以拉近與中心城市的空間距離,等之后時速350公里的深汕高鐵開通后,對于汕尾的意義會更大?!?/p>

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馬向明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路通財通,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以前所依靠的水運、普通鐵路,已經不能完全滿足當下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要素高效流動,而是需要高鐵和機場。在他看來,汕尾想要縮小和珠三角其他城市之前的發展落差,就必須通過高鐵,讓自己連接進更大范圍內的經濟系統。

“正是因為汕尾與珠三角的很多城市相比具有差異,將汕尾用高鐵與廣深等地區連接就有了更重要的意義,可以讓組成高端經濟的要素流動起來。”馬向明說道。

(圖/圖蟲創意)

而此次開通運行的廣汕高鐵,就是繼深汕高鐵之后,又一個讓汕尾和經濟重鎮直接連起來的線路。

在馬向明看來,汕尾加入廣州的“一小時交通圈”意義會更大?!罢麄€粵港澳地區有三個城市非常重要:廣州、深圳和香港,汕尾能夠加入廣東省會城市的交通圈,對于汕尾來說可以有很多資源流入,彌補發展落差?!?/p>

胡剛也指出,廣汕高鐵的出現,讓汕頭與粵港澳大灣區的聯系會更緊密,這對于大灣區與粵東、粵西、粵北之間的互聯互通也有重要作用。

不僅如此,作為擁有全省第二長的海岸線的城市,汕尾還能借此進一步發展文旅業。

近年來,汕尾算得上是“網紅城市”。今年“五一”假期,來汕頭旅游的人數和過夜游客人數同比分別增長225.06%、340.31%,旅游總收入同比增280.38%。

這一次為期8天的中秋國慶“超長黃金周”,汕尾文旅行業也為廣汕高鐵的開通做好了準備。

汕尾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汕尾將在9月至12月推出廣汕高鐵通車宣傳推廣系列活動,希望在國慶+中秋連休8天的“超級黃金周”里廣泛吸引游客,掀起一股文旅熱潮。

汕尾風光。(圖/圖蟲創意)

根據規劃,汕尾還將在今年年底前迎來汕汕鐵路開通運行,汕尾憑靠高鐵的發展,剛剛拉開經濟騰飛的序幕。

“市市通350高鐵”

雖然廣汕高鐵并非汕尾的第一條高鐵,但卻是第一條時速達350公里的高鐵線路。汕尾也以此進入“高鐵350時代”。

這背后,也顯示了廣東更大的“野心”。早在2019年10月,廣東省重大工程建設項目總指揮部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就表明,廣東要爭取實現市市通350公里時速高鐵。

馬向明指出,廣東想通350公里時速高鐵的原因依然可以從系統角度去考慮?!啊?50高鐵’可以讓整個廣東的聯系密度更強,尤其能讓廣東‘外圍’地區擁有更多的發展機會,有助于解決目前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過去十年,廣東修鐵路,尤其是高鐵的速度很快。

廣鐵集團的數據顯示,廣東地區鐵路營業里程由2012年的2846公里,增至2022年底的5341公里,增長87.7%,其中200公里時速及以上鐵路增至2448公里,增長337.9%。

2021年底,隨著贛深高鐵順利開通,廣東更是實現了“市市通高鐵”。

行駛中的高鐵。(圖/圖蟲創意)

不過,廣東省內目前開通運行的350公里時速高鐵線路只有京廣高鐵、廣深港高鐵、贛深高鐵和廣汕高鐵,粵東和粵北部分區域還屬于“空白狀態”。

但其實,廣東距離這個目標并不遠,甚至有望在全國率先實現“市市通350高鐵”。

兩年時間內,也就是預計至2025年,汕汕高鐵、梅龍高鐵和廣湛高鐵能先后投入運行,一并帶動揭陽、汕頭、梅州、佛山、肇慶、云浮、陽江、茂名和湛江步入“高鐵350時代”。

剩余的中山、珠海、江門和潮州這4座城市,也能通過已經開工或即將開工的廣中珠澳高鐵、珠肇高鐵和汕漳高鐵等線路相連,躋身“350公里俱樂部”。

不僅如此,根據廣東省交通“十四五”規劃,到2025年,廣東省鐵路運營里程要達到6500公里,其中高速鐵路(含200公里時速以上城際鐵路)達3600公里。

具體而言,要強化廣州國際鐵路樞紐和深圳全國性鐵路樞紐功能,提升粵東地區鐵路運輸綜合服務水平,積極推進以湛江為中心的粵西鐵路樞紐布局建設,增強鐵路運輸對北部生態發展區的集聚和輻射能力。

在胡剛看來,廣東建設350公里時速的高鐵不僅可以拉近城市之間的距離,便利居民在兩個城市之前的來往,還能通過投資拉動經濟。

“350公里時速的高鐵建成后,現在運行的設計為250公里時速的線路也不會浪費,可以變成城際線路運行,增加密度,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工作的往返工具?!焙鷦傉f。

讀完點個【在看】????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