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試驗區制度不斷創新 浙江義烏監管新模式讓小商品出口更快捷


(相關資料圖)

央視網消息:自貿試驗區的制度創新每年都在不斷地累積和探索,針對性地解決當地經貿發展遇到的瓶頸問題。為解決義烏小商品出口查驗需要二次掏箱的“痛點”,近期,當地自貿區創新開展了“先查驗后裝運”監管模式的改革試點。

在浙江義烏,小商品跨境貿易通常采用拼箱的方式運輸。由于拼箱貨物是將多份報關單貨物裝在同一個集裝箱里,一旦箱中某批貨物需要被查驗,整箱貨物都會受到影響。

浙江某物流公司義烏樞紐倉負責人 方亮:原先我們在港口碰到這種查驗的話,從處理到最后完成耽誤的時間會比較長。無論從時效上來講還是成本上來講,首先我們企業會有對應的一些損失,其次帶給客戶的體驗也并不好。

據介紹,在傳統拼箱作業模式下,海關以集裝箱為單元實施監管。為了提高效率,2023年3月以來,當地自貿區推出了“先查驗后裝運”的新監管模式,出口小商品以散貨方式進入監管場所,企業可根據船期、目的地靈活配箱。

義烏海關物流監控科三級主辦 徐兆:企業對貨物進行理貨作業以后,就會把所有的貨物拉到我們的海關監管區(堆存區)放置在貨架上面。如果報關以后被海關命中查驗,這些貨就會拖到我們的海關查驗區,進行查驗的操作。

徐兆介紹,新模式試運行以來,同一集裝箱內多批次貨物裝運互不影響。截至目前,義烏海關采取“先查驗后裝運”監管模式出口貨物2233批次,貨值1000多萬美元。

商務部研究院副院長 崔衛杰:這幾年圍繞著貿易投資的自由化便利化,各個自貿試驗區開展了很多先行的探索,而且今年上半年自貿試驗區里邊的外資外貿增速是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所以這種主導作用會得到進一步加強。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