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 闖出新路

伶俐鎮

科技賦能 闖出新路


(資料圖片)

——大力發展現代設施漁業和畜牧養殖

工作人員在伶俐陽永蛋雞場內檢查蛋雞生長情況。 本報記者潘浩 攝

掃一掃,了解更多詳情。

●鄉鎮概況

青秀區伶俐鎮地處南寧市東部,距市區35公里。全鎮行政區劃總面積26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7萬畝,山林面積2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2%。轄1個社區、8個行政村,常住人口3.6萬。邕江航道、柳南高速、湘桂鐵路穿境而過,區位、交通條件優越。伶俐片區是南寧東部新城兩大核心片區之一,為伶俐高質量發展增添了強勁動力。近年來,伶俐鎮在做大做強工業的同時,統籌推進農業農村發展,針對全鎮山地多、耕地少、發展規模化農業受限的短板,堅持向科技要效益,大力發展現代設施漁業和畜牧養殖,闖出一條符合鎮情的農業現代化發展新路子。

●書記感言

伶俐鎮緊緊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一戰略任務,立足本地農林牧漁業發展特點,堅持“科技興農”理念,聚力發展現代設施畜牧業、現代設施漁業,初步構建起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設施農業發展新格局,為繪就伶俐“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精彩畫卷添上濃重一筆。

——伶俐鎮黨委書記閉其偉

在常人的印象里,養雞場往往臭味四溢、環境臟亂、生產效率低下,但伶俐鎮伶俐村有這么一家蛋雞場,蛋雞住的是科技感十足的“別墅”型雞舍,雞舍內環境堪稱涼爽舒適整潔,幾乎聞不到臭味。

8月21日,記者走進位于伶俐村的伶俐陽永蛋雞場,只見雞舍里一派忙碌景象:一排排雞蛋通過自動化設備被傳送到裝蛋區,不僅提高了傳送效率,還降低了雞蛋在傳送過程中的破損率,同時也大大節約了人工成本。此外,自動光照、自動喂料、自動清糞等高科技設備一應俱全,值得一提的是,在炎熱的天氣里,蛋雞場的抽風設備配合濕簾進行水冷降溫,讓蛋雞享受到“空調”的同時還保證了空氣的實時循環……在這里,現代科技與養殖業碰撞出令人驚艷的“火花”。

“自動化設備和自動化技術的應用極大減少了人雞接觸,飼料、飲用水、雞蛋、糞便互不接觸,避免了交叉污染。”陪同記者參觀的廣西南寧市陽永農牧有限公司總經理崔磊自豪地說,蛋雞場采用科技養殖模式不僅有效節約了能源、降低了蛋雞致病風險,還提高了生產效率、改善了養殖環境。

“我們主要生產粉殼和紅殼兩種雞蛋。粉殼雞蛋會被送到農貿市場,從那里送上老百姓的餐桌;紅殼雞蛋則專供食品廠加工成面包、糕點。”崔磊向記者現場展示了這兩種雞蛋的區別,其中紅殼雞蛋蛋清較多、蛋黃較小,更適合加工成面包、糕點等。

崔磊還表示,陽永蛋雞場正在積極發展雞肉、雞蛋深加工,實現農產品產業鏈的延伸。如將過了產蛋期的老母雞加工成預制菜,可以用來煲湯或制作成手撕雞等,產業鏈延伸了,經濟效益也隨之提高。

記者了解到陽永蛋雞場目前存量10萬只蛋雞、日產雞蛋約9500枚,于是提出一個問題:這么大規模的養殖會不會造成環境污染?“如何處理雞糞、避免環境污染是所有養殖者都要面對的一項環保課題。我們修建了發酵池,將雞糞發酵變成有機肥料,實現養殖過程零排放、零污染;生產出來的有機肥料用于長塘鎮的蔬果種植基地,從而實現了生態農業、循環農業,雞糞由廢變寶,再一次提高了經濟效益。”崔磊胸有成竹侃侃而談。

崔磊表示,只有持續創新,才能不斷提高養殖技術和養殖產能。目前陽永蛋雞場已引進羅曼灰、羅曼粉、海蘭灰、海蘭褐等高產蛋雞品種,同時采用“強制換羽”技術,結合飼料配方和飼養管理方式的調整,成功讓蛋雞的飼養周期在延長1年的基礎上還能保持超過90%的產蛋率,直接提升蛋雞場的生產能力。同時,公司還自行設計升級了蛋雞飼料,在保證飼料新鮮營養的前提下,讓飼料成本降低了20%。

陽永蛋雞場還通過多種方式聯農帶農,帶動附近的村民增收致富。據介紹,目前伶俐鎮6個村拿出集體經濟資金共計300萬元在蛋雞場投資建設了3個全自動化雞舍,并以租賃的方式交由公司經營管理,收取的租金增加了村集體收入,每年可為6個村村級集體經濟合計增收24萬元。同時,蛋雞場在飼料加工、蛋雞養殖、蛋品加工、有機肥加工等崗位均優先聘用脫貧戶。崔磊還說,蛋雞場每年都向伶俐鎮購買1萬噸玉米用于生產雞飼料,此舉也大大激發了該鎮農戶種植玉米的熱情,帶動農戶增收。

陽永蛋雞場只是伶俐鎮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伶俐鎮一批設施大棚、智慧養殖場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一批優質設施農業項目持續做大做強,越來越多群眾從中受益,農業農村發展呈現勃勃生機。

本報記者吳瀟

做大做強淡水養殖 助農增收“游出”共富路

位于伶俐鎮王京村汶水坡的廣西安勝淡水魚養殖基地,這里水質好有利養魚。 本報記者潘浩 攝

“這里的水質好,魚也鮮美。”李秉產說,“這里還有便捷的交通網,發展水產養殖和銷售很有優勢。”李秉產是廣西安勝淡水魚養殖基地負責人,該基地位于伶俐鎮王京村汶水坡。

8月21日,記者來到安勝養殖基地采訪,在跟隨工作人員投喂魚食時看到,一群肥碩的魚兒紛紛聚攏過來吃食。“目前基地養殖的淡水魚以鱸魚、赤眼魚鱒、草魚、鯉魚等品種為主,主要銷往南寧市區各大菜市場和水產市場,魚質鮮美,頗受歡迎。”李秉產介紹。

“前幾年基地引進了高密度養殖技術,不用開挖魚塘,通過接引地下水到陸地上的養殖箱里就能養殖淡水魚。”李秉產告訴記者,高密度養殖具有科技含量高、單位水產產值高、養殖周期短、生態環保等諸多優點,提高了養殖基地的經濟效益和養殖便利性。同時通過為村民們提供魚苗和技術等,基地成功帶動了部分村民一起養殖,實現共同致富。

據了解,目前安勝養殖基地推行“公司+基地+標準化”的生產模式,占地總規模110畝,擁有智能型高密度工廠化養殖示范池(箱)40多個、成品塘及種苗培育塘50多畝、新品種養殖技術應用及高效益示范塘30多畝等。基地還致力于種質選育、新品種開發及工廠化育苗、新技術研發及升級改造、親本提純復壯、農業新設施研發等技術攻關。

安勝養殖基地正計劃建設現代特色農業觀光休閑綜合性示范區,集現代農業生產技術、特色高端農業無公害種植、生態農業立體種養、觀光、休閑、旅游、娛樂于一體,打造現代特色淡水漁業養殖、特色高端農業生態種植的現代特色休閑觀光農業示范區。

下一步,伶俐鎮將繼續鼓勵安勝養殖基地發展種、養立體模式,擴大水產養殖規模,發展農村休閑旅游新業態,推動基地持續提質升級。同時,伶俐鎮還將通過推動一批優質農業項目發展壯大,提升農業集約化、科技化水平,不斷推動產業融合,促進農民增收致富,讓伶俐鎮的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

本報記者吳瀟

●記者手記

從蛋雞“孵出”富民業到魚兒“游出”共富路,依靠科技加持,全產業鏈的發展方向讓傳統養殖業提質升級。在伶俐鎮,記者感受到了鄉村產業發展的充沛動能,也期待新技術的投入幫助更多的鄉村產業煥發生機、蓬勃發展。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