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安置點不撤,我們的志愿服務就一直在”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河北大學青年志愿者在涿州安置點開展兒童關愛服務

“只要安置點不撤,我們的志愿服務就一直在”

河北日報訊(記者趙澤眾)“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文明禮儀有哪些嗎,正確的禮貌用語應該怎么說呢?”8月14日上午9時,在涿州職教中心安置點,“七彩假期·小雨滴”志愿服務課堂開始上課。

“涿州市首個‘七彩假期·小雨滴’志愿服務課堂由團中央發起,在團省委、團保定市委指導下,團涿州市委與河北大學團委聯合打造,依托涿州職教中心安置點建立。”省青年志愿者中心負責人介紹,課堂通過開展游戲活動、學習輔導、心靈陪伴等志愿服務活動,讓孩子們在臨時的陌生環境中感受到關心關愛,最大程度減輕兒童災后心理創傷。

團涿州市委發布青年志愿者招募令后,河北大學第一時間面向涿州籍學生招募志愿者,60余名學生積極響應,組成河北大學“七彩假期·小雨滴”青年志愿服務團隊,由該校團委工作人員唐雯和許珂帶隊。

傳統文化模塊、文明生活模塊、快樂學習模塊、食品安全模塊……“七彩假期·小雨滴”志愿服務課堂每天都設置了不同模塊的課程,周一至周日每天上午、下午分兩個時間段,河北大學青年志愿者們給安置點的孩子們上課。課余時間有孩子到教室學習,青年志愿者們會幫忙照看,并為孩子們答疑解惑。

“孩子們特別喜歡這里,玩得很開心。”從第一堂課開始,劉蓮蓮的兩個兒子每天都堅持來上課。劉蓮蓮一家來自涿州市清涼寺街道陳家墳村,目前一直住在安置點。

“兩個孩子在課堂中很活躍,學到了知識也收獲了快樂。看著他們開心健康,我很知足。”劉蓮蓮說。

為了更好地給安置點的孩子們提供志愿服務,河北大學“七彩假期·小雨滴”青年志愿服務團隊指導老師在線上建立了志愿服務圓桌群,交流課程設置。課前,圍繞授課體系設計、授課方式、交流技巧等事項,組織青年志愿者進行學習交流,并開展了試講彩排,反復打磨,確保授課質量;課后,開展復盤總結,分析課堂中孩子們的體驗反饋,并利用“七彩假期”志愿服務工具包中的教學教具等資源對后續課程進行優化。

“只要安置點不撤,我們的志愿服務就一直在。”許珂告訴記者,青年志愿者們在上課之余,還主動為安置點的老人們運送物資,詢問他們的生活情況,幫助打掃衛生,把關愛服務送到老人身邊。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