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云霄:掘金“藍色產業” 揚起“致富風帆”


(資料圖)

朱淮杰 馮汪煜 方楚楚 許穎

伴海而生、向海而興。近年來,漳州市云霄縣列嶼鎮山前村堅持黨建引領,立足海洋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區位優勢,全力打造“藍色經濟”特色名片,推動傳統漁業轉型升級,一幅產業振興畫卷正在這里徐徐鋪展。

在列嶼鎮山前村漁港分揀中心,漁民們正在清洗、分揀剛剛捕獲的巴非蛤,這些鮮美的巴非蛤將在這里集中完成采購、加工、檢驗等各道工序,裝袋銷往全國各地,成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

“以前是托養殖戶自己去養,分散在各地,后來我們集中在這里加工,加工好了發到全國各地,還有電商平臺。養殖戶都聯合在一起,提高產量,擴大養殖規模,效益也提高了。”巴非蛤養殖收購商湯藝武介紹道。

山前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湯養華說:“我們充分發揮漁港優勢,拓展‘海洋經濟’,積極打造漁港產業鏈,在原有放養巴非蛤和吊養牡蠣基礎上,培育龍頭企業,發展鮑魚、白對蝦養殖,衍生配套養殖培育基地8家、加工廠18家,培養發展了一線生產的致富型、技術型黨員28人,產業紅利惠及全村50%以上村民,帶領我村村民實現致富增收。”

走進海天辰海產養殖有限公司,記者看到,這里的鮑魚養殖已初具規模,700多口鮑魚池縱橫排布,持續“鮑”發新活力。如今,海天辰已發展成為當地鮑魚養殖龍頭企業,對促進山前村產業發展起示范引領作用,山前村的養殖產業發展日漸規范化、集約化。

云霄縣海天辰海產養殖有限公司負責人林富全說:“海天辰是從14年開始,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發展到現在已擁有42畝七百多口養殖池,每年實現產值兩千萬元左右。”

盤活產業“藍”,揚起“致富帆”。山前村積極探索漁業工作新思路,統籌推進“串點連線成片”鄉村振興示范線建設,選優配強人才隊伍,構建“興漁富民”黨建品牌,重點推進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等項目建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示范典型。

下一步,山前村將以鄉村振興為總抓手,著力打造“興漁富民”黨建品牌,重點服務好800畝國家級漁港產業園區建設,持續壯大漁業養殖、加工、捕撈等臨港經濟產業,全力助推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時積極配合鎮黨委推進山前村道路景觀提升、危橋改造、山前溪萬里生態水系、280畝山前核電站生活配套等項目建設,全力打造山前村特色名片。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