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黔南州林下經濟帶動38萬林農增收


【資料圖】

本報訊 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近年充分利用林下空間開展林藥、林菌、林蜂等多種復合經營,探索長短結合、立體高效、循環利用模式,促進單位面積產量和產值提升。2022年,黔南州林下經濟利用面積419萬畝,同比新增44萬畝;畝均產值2386元,同比增長1.7%,帶動38.57萬人口月均增收1280元。

長短結合配置模式。黔南州科學搭配短、中、長期林下種養項目,實現以短養長、長短結合、優勢互補。全州種植長期單品黃精5000畝、石斛3萬畝,中長期單品天麻1.2萬畝、松茯苓3萬畝、林下養蜂5.18萬箱,短期單品食用菌栽植1.77萬畝、林下雞出欄435萬羽、存欄300萬羽。

立體復合高效模式。黔南州引進獨山綠品源等多家公司在林下種植南板藍根、茯苓、天麻、淫羊藿等中藥材20萬畝,栽植紅托竹蓀、香菇等林菌1.77萬畝。荔波縣引進啟明、普生等龍頭企業,輻射全州種植鐵皮石斛3萬畝;引進都勻潘蜂子等蜜蜂養殖企業發展林下養蜂5.18萬箱。全州依托森林景觀143萬畝,建成森林康養基地12個、森林鄉鎮65個、森林村寨293個、森林人家708家,林下經濟通過“林下-林中-林上”立體生態產業發展模式帶動9.7萬戶38萬余人增收。

綠色循環發展模式。黔南州利用國儲林項目建設采伐馬尾松非規格材資源,推進全州松茯苓種植3萬余畝,有效盤活廢棄林木資源。三都縣利用國儲林間伐枝丫加工菌棒,形成“間伐枝丫-食用菌-菌渣-有機肥-林下產業”綠色循環產業鏈,目前生產食用菌棒300萬棒,加工有機肥750噸,有效節省了生產成本。(夏大娟)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