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品質養老”成為全國經驗-環球時快訊

月12日—1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在杭州市舉辦了全國“一老一小”現場經驗交流會議。

會上,沈陽市發展改革委圍繞打造“品質養老”民生品牌工程,做了經驗交流匯報,引起了良好的反響。


(資料圖)

創新保障機制

破解“家邊養老”困局

——組織保障有力。成立“品質養老”工作專班,建立跨部門聯動機制,為“品質養老”加快發展積蓄強大勢能。

——制度保障有力。出臺了70余個指導性文件,構建了養老服務政策制度體系。

——投入保障有力。近兩年,各級政府通過資源整合、購置、租賃、騰退、置換等方式無償提供房產1023處,占全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的88.4%,為養老服務設施配建達標提供有力保障。

打造個性化智慧化

居家養老服務

——以政府購買引導專業服務“進家門”。政府委托養老等服務主體,向高齡、失能等特殊家庭中的老年人提供每月3-45小時不等的免費居家養老服務,滿足老年人助餐、助浴、室內清潔等基本服務需求。

——打造“一戶一案”適老化改造模式。向特殊困難老年人提供“適老化改造+智能化設備+上門服務”三入戶服務模式,實施適老化改造等。

——“守望互助”趟出農村養老發展新路。連續4年在100個村探索互助養老服務模式,每年每村下達5萬元試點資金支持,鼓勵各村因情施策為高齡、失能、留守、獨居老年人提供精準對接的照護和探訪服務等。

——實行“智慧養老”應用新場景。為養老服務提供數字化、智慧化支撐。

——老年人救助和福利實現主動響應。全市1153個社區均配置“養老管家”,定期對老年群體實施分層分類探訪,限時跟蹤辦理,實現特殊困難老年人月探訪率達到100%。

匯聚各方資源

開拓社區養老新境界

——“品質養老”進社區(村屯)形成潮流。全市區域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從10個增至290個,社區養老服務站從400個增至967個,城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面從38%提升到100%。

——打造“牡丹社區”式品質養老示范社區

成立了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立起“3+1”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新模式,通過24小時全天候在線,滿足老人各類服務;同時,用專業化、標準化、智能化服務手段,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需求,牡丹社區成了全市社區養老服務的標桿。目前,在全市,更多的“牡丹社區”正在不斷涌現。

——積極探索老年助餐服務可持續發展模式

通過建設城鄉社區食堂、開放養老服務機構餐廳等形式,為老年人提供就餐等便捷服務。同時,通過為助餐機構發放“流量補貼”等優惠,保障助餐服務可持續。

養老服務由“重機構托養”向“重社區居家服務”轉變,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正在由“點上發力”向“面上覆蓋”轉變,沈陽正在有效打通養老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