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幫團”助老扶幼解難題 服務“一老一小”有實招-環球資訊

“幫幫團”助老扶幼解難題 服務“一老一小”有實招


(資料圖)

——河北唐山豐南區積極探索服務“一老一小”工作新模式

□ 徐 軍

“一老一小”牽動億萬家庭,關乎民生福祉。做好“一老一小”服務工作,對于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近年來,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黃各莊鎮聚焦“一老一小”民生事業,匯聚政府、市場、家庭和社會各方面力量,不斷創新舉措、健全機制,積極探索出服務“一老一小”工作新模式。

“多群體”參與組建助老扶幼“幫幫團”

2018年,唐山市豐南區黃各莊鎮西發旺臺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李桂花在鎮黨委政府的幫助下,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為宗旨,發起成立了花姐愛心“幫幫團”。“幫幫團”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基礎,匯聚各種社會力量參與服務“一老一小”工作,通過開展為老人送溫暖、為學生捐贈衣物、慰問困難家庭等各種志愿活動,引領群眾在文明實踐中“唱主角”,讓志愿者在為民服務中“挑大梁”。“幫幫團”成員囊括了村書記、企業家、醫生、教師、律師、心理咨詢師、公務員等各行各業,大多有一技之長,能提供“一老一小”需要的各類幫助,在公辦養老和托幼機構的框架下,滋潤了社會力量助老扶幼的“毛細血管”。

“網格化”布局豐富助老扶幼“朋友圈”

“幫幫團”從起初的幾名村書記,發展壯大到現如今的93名成員,覆蓋全鎮55個自然村及近半數企業。每個成員按照網格收集需要幫助的信息,相互協作,建立起了“20分鐘服務圈”。隨著“幫幫團”被社會各界人士認可,周邊鄉鎮的服務需求也不斷增加,“幫幫團”又開通了快手號,建立了鎮域外“朋友圈”。截至目前,已有近300人納入服務范圍。據統計,“幫幫團”每月都有服務項目隨需求而產生,已具備12類近100項志愿服務能力,每天互動幫助近80人次,“朋友圈”內老人和兒童需求,分類分項都能得到滿足。

“點餐式”互動開啟助老扶幼“新模式”

現如今,大家都知道“幫幫團”有一張為“一老一小”提供服務的項目“菜單”,“點餐式”服務也吸引了更多愛心人士的加入。“幫幫團”成員董建偉在平常串門走訪中,幫老人修理電熱水器恢復供暖,幫糖尿病人做健康指導,幫空巢老人重拾生活信心……通過串門走訪,不僅及時獲取了困難家庭所需信息,而且在精神關懷上給予了更多幫助,讓這部分人群感受到人文的關懷和社會的溫度,從而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和希望。

勞動生產解決難題。為生計在家中飼養孔雀、鵪鶉等來賺取生活費用的王久會、董艷梅夫婦都已年過70歲,打飼料成為了老兩口難題。該村“幫幫團”成員李云龍在得知情況后,經常到其家幫忙加工飼料,解決了老兩口的生產難題。

市場信息大顯神通。黃各莊鎮西發旺臺村白菜豐收,但銷路因價格原因受限。“幫幫團”成員張學鎖果斷向周圍各個超市收集銷售信息,協調農產品攤位,從而打開銷路,挽救了老人們的損失。“白菜無價”卻是老人們的心血”,“愛心無價”確是“幫幫團”的溫暖。

心理輔助助力傳承。物質的幫助解決的是一時,但心理上的關懷可能影響的是一生,甚至是幾代人的傳承。因車禍失去右臂和腦出血喪失勞動能力、生活信心的張古山,在愛心團隊心理輔導和精神安慰下,重拾了對生活的向往與感恩,并時常教導孩子要多行善事,為社會貢獻力量。

“創新性”服務賦予助老扶幼“新內涵”

“幫幫團”緊緊圍繞區、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要求,創新性開展各種“一老一小”志愿服務,為基層社會治理、培育主流價值觀、活躍鄉村文化生活、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注入了新活力。

政府幫手大有作為。為有效解決基層矛盾,“幫幫團”成員入駐黃各莊鎮政府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輔助基層政府進行矛盾糾紛調解,大大緩解了基層政府壓力,讓村民“握手言和”成為了常態,真正實現了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

文化傳播營造氛圍。“幫幫團”成員袁素琴的廣場舞隊,經常在老人生日當天到家中進行表演,在豐富了老人們精神生活的同時,還向老人們宣傳當前政策、防詐騙知識等,讓老人們不與社會脫節,真正形成一種“老有所樂”的社會氛圍。

愛國教育薪火相傳。“愛心團隊”時常組織愛國主義教育,帶領“幫幫團”成員及其子女等向烈士敬獻花籃,重溫入黨誓詞和革命歷程。“幫幫團”用他們的自身行動,潛移默化地教育引導著下一代,讓真情溫暖永遠飄蕩,讓愛心組織延續不斷、薪火相傳,為“一老一小”服務工作賦予了新的內涵。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