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聚焦:廈門這些項目傳來最新進展→

廈門科學城I號孵化器預計下月投用

廈門日報記者昨日從廈門城投公司獲悉,位于同安新城銀城智谷II-8地塊的廈門科學城I號孵化器建設進入尾聲,目前處于驗收階段,預計下月正式投用。


【資料圖】

預計下月投用的廈門科學城Ⅰ號孵化器

去年4月,廈門城投公司與市科技局下屬廈門產業技術研究院正式簽署合作協議,確定廈門科學城I號孵化器落戶銀城智谷,致力于打造全市首個應用場景科技示范工程,成為科學城核心孵化培育載體和支撐廈門現代產業體系構建的超級孵化器。

科學城I號孵化器選址同安新城的銀城智谷園區II-8地塊,位于西洲路與濱海西大道交叉口東北側,總建筑面積9.9萬平方米,其中辦公面積共9.3萬平方米,含3棟多層辦公樓和1棟超高層辦公樓。科學城I號孵化器于去年10月完成主體和公共部位裝修,今年1月內部辦公裝修基本完工,目前正在驗收,計劃4月實現交用。

I號孵化器的順暢落地,也為科學城的盡快成型成勢開了好頭。作為廈門科學城首個以“研究開發、成果轉化與科技服務”為主的園區,I號孵化器承擔科學城內重要的科學要素保障,2022年孵化器儲備入庫“高研值”項目150多項,引進了中關村大學科技園聯盟成果轉化基地,牽引帶動北大、清華等北京中關村15所“雙一流”高校科技成果來廈轉化,目前已注冊落地項目31項。

廈門城投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加快項目建設的同時,銀城智谷園區運營團隊也在積極為科學城I號孵化器引薦適合的企業。截至目前,已有包括極熱科技、芝麻開門在內的10家企業被成功引薦。

科學城I號孵化器

項目概況:選址同安新城的銀城智谷園區II-8地塊,位于西洲路與濱海西大道交叉口東北側,總建筑面積9.9萬平方米,其中辦公面積共9.3萬平方米,含3棟多層辦公樓和1棟超高層辦公樓。

招商進度:2022年孵化器儲備入庫“高研值”項目150多項,引進了中關村大學科技園聯盟成果轉化基地,牽引帶動北大、清華等北京中關村15所“雙一流”高校科技成果來廈轉化,已注冊落地項目31項。目前,已有包括極熱科技、芝麻開門在內的10家企業被成功引薦。

(文/圖 廈門日報記者 張珺 通訊員 劉強)

海滄水廠三期工程滿水試驗

廈門市海滄水廠三期工程清水池、平流池主體結構施工完成,正進行滿水試驗。該項目建設將為海滄區增加一倍的自來水供應量。

記者前日從市發改委了解到,1—2月,我市130個(不含2個預備項目)省重點項目實際完成投資187.3億元,超同期計劃投資39.3億元,完成年度計劃投資的22.8%,超序時進度6.3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市發改委深入實施“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持續做好第一季度“開門穩、開門紅”有關工作,主動靠前服務,深入項目一線,積極協調解決問題,推動重點項目加快建設。

從各行業完成情況來看,產業類項目建設高效推進,1—2月實際完成投資75.4億元,超同期投資計劃26.5億元,完成年度計劃投資的22.3%。其中通士達海滄工業園區提升改造建設輕工視訊產業園項目開工建設,該項目總投資約14億元,計劃2027年建成,建成后將引入全國眼鏡、視光科技等產業鏈上下游優質資源,打造眼鏡智能制造產業基地和服務發展平臺。生物制品科學與技術福建省創新實驗室完成全部結構封頂,正進行地下室裝飾裝修工程的施工。

基礎設施類項目建設進展顯著,1—2月實際完成投資108.7億元,超同期投資計劃12.2億元,完成年度計劃投資的23.9%。其中,廈門市海滄水廠三期工程快速推進,項目投用后將緩解海滄未來供水緊張狀況,不遠的將來還會向廈門本島供水,對提高廈門本島的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社會事業類項目穩步推進,1-2月實際完成投資3.2億元。其中,集美區苧溪高中項目室內工程裝修完成70%,室外景觀及配套工程完成30%。

(廈門日報記者 劉艷)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