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場翻新后,居民義務來管理

籃球愛好者在煥新的籃球場上打球。 朝前社區 供圖


(資料圖)

剛翻新的籃球場位于社區的法治廣場旁,建成有12個年頭了,周邊小區幾十名籃球愛好者常在這里打球。由于建成較久,加上使用頻率高,籃球場原本的水泥地面已變得坑坑洼洼,籃筐也老舊破損。加之籃球場一側緊鄰社區的健身器材區,打籃球還會對其他來健身的居民造成影響。在羅冬安的提議下,小區十余名籃球愛好者將這一情況反映給社區。

社區工作人員查看了籃球場現狀后,召集居民代表開議事會,并進樓棟發放問卷征詢居民意見。

“籃球場邊得加上護欄?!薄皥龅卣彰饕?。”社區將居民反映的意見,在籃球場的改造過程中逐步兌現。原本的水泥地面被打磨整平,重新鋪上全新的硅PV地膠,防撞地墊換了,球場周圍防護網裝上了,場地旁的路燈亮起來了,老舊籃球場完成華麗“變身”。

“要是路燈的角度能調整一下就好了。”籃球場改造完成后,習慣晚飯后到籃球場運動1小時的羅冬安發現,由于路燈照射角度有限,籃筐處光線較暗,投籃的時候看不清。隨即,他把這一問題反映給社區。不到半個月,羅冬安發現,路燈也悄悄“轉了頭”,晚上打球也看得清了。

晚飯后,幾名籃球愛好者在煥新的籃球場上打球。 朝前社區 供圖

“球場改造完成后,居民也主動當起球場管理員,參與籃球場的管理維護?!背吧鐓^黨支部書記羅志猛介紹。籃球場改造完成后,羅冬安等十余名籃球愛好者主動與社區簽訂了“協議”,不打球的時候就采取“輪班”的方式,檢查球場設施、勸阻球場內不文明行為,提示周邊居民愛惜公共設施。

“社區下一步還將建立起共評機制,改造得好不好都由居民說了算。”羅志猛介紹,朝前社區正在發動居民籌備一支“一路朝前”志愿隊,專門收集居民對社區“微改造”的反饋意見。

據了解,自開展共同締造活動以來,祁家灣街以群眾關注的身邊小事、群眾心事、社區實事為載體,引導群眾共同參與建設幸福祁家灣,有序推進共同締造活動走深走實。

(長江日報見習記者郭淞冰 通訊員王思鳴 實習生王文典)

【編輯:胡之皓】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