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推進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我市加快建設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邢臺
(相關資料圖)
本報記者 王露橦
1月15日,位于市開發區的狗頭泉水域,數十只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黃嘴白鷺在此覓食、嬉戲,構成一幅和諧美麗的生態畫卷。
過去一年間,我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持續推進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生態環境治理成果得到持續鞏固提升。
2023年,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市將統籌經濟發展和大氣污染治理,統籌水污染防治、水生態修復和水資源保護,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加快建設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邢臺。
在冬日暖陽照耀下,市區中興大街、中華大街、新華路、守敬路等街道上,街頭巷尾干凈整潔,道路兩旁油亮的冬青樹葉,讓城市的冬日更加清新怡人。
良好的生態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資源。“去年,全市上下把防污染、治污染作為改善生態環境的主攻方向,以推進全域控塵、強化工業企業管控、嚴控露天焚燒等為重點,實施最嚴格最精準的措施,推動空氣質量持續好轉。”市大氣辦負責人表示。今年,我市將繼續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重點聚焦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城市精細化管理等,打好系列組合拳,堅決鞏固空氣質量“退后十”成果。
去年,我市以河流斷面水質提升為核心,完善調整市級河長包聯河道機制和分工,形成全市統一的水環境監測、預警、溯源、研判、調度體制,水環境質量同比提升15個位次,改善幅度全國排名第9。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均達到100%。今年,將在既有治理成效基礎上,對國省考斷面按照一斷面一策進行治理,推動地表水環境質量進一步提升。推動重點建設用地土壤污染修復和風險管控措施實現全覆蓋。
入冬以來,過境遷徙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天鵝陸續飛抵內丘縣,在鵲山湖國家濕地公園的濕地保育區駐留休整。目前,僅“三有”鳥類就有成百上千只在鵲山湖濕地安家。
這是我市系統推進生態保護和修復帶來的紅利。
去年,我市深化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淺層超采區地下水位同比回升幅度持續居全省第一。百泉、狗頭泉等多個泉眼實現穩定復涌,日均出水量約2萬立方米,成為河北深化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的標志性成果。完成營造林63.91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5%,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今年,我市將大力推進節約用水、水源置換、生態補水等工程建設,保持“河河有水”常態化,形成地上河流、地下水脈、泉眼水系有機貫通的水生態格局。持續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深入實施太行山綠化等國家、省林業重點工程,推進以森林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體系建設。加快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在生態治理與修復、生態保護和涵養中推動生態質量實現新提升。
廠區不見煙囪冒煙,林木間造型各異的鋼鐵雕塑鱗次櫛比。邢臺德龍鋼鐵有限公司如今是4A級景區。
“企業曾經因環保不達標一年限產天數多達一半以上,痛定思痛,我們開始超低排放改造。”該公司環保部部長霍增河說,公司已累計投入40億元,實施了100多項環保深度治理和提升改造項目。
去年,河北建滔碳捕集與循環利用項目建設完成,按照設計,把醋酸生產中排出的二氧化碳回收并重新利用,碳捕集率達90%以上,年捕集二氧化碳20萬噸。隆堯縣大張莊鄉楊家窯村安裝有“光伏發電”的大田里,上面搭建光伏板發電,下面種植農作物,“農光互補”項目的投用,實現同一塊土地多重效益。
今年,我市將堅持把經濟社會綠色化、低碳化發展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來抓,加快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等調整優化,統籌推進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同時推進生活方式低碳化,深化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系列創建行動,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態環境治理新模式。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環球播報:我市加快建設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邢臺2023-01-27
- 全球新資訊:村務公開給群眾一本明白賬2023-01-27
- 每日消息!鐵路迎返程高峰 檢修工人假期守護“不打烊”2023-01-27
- 全球百事通!計劃增開298趟、重聯261趟!長三角鐵路積極應對返程客流高峰2023-01-27
- 貴州:兔年首趟運送返崗務工人員專列從遵義開行2023-01-27
- 我市加強冬春季節建筑施工揚塵污染防治2023-01-27
- 高空檢修保春運2023-01-27
- 環球最新:廣西融水:消防員值守一線護苗寨平安2023-01-27
- 每日熱議!動感·廣東|廣東新年第一會聚焦高質量發展2023-01-27
- 北京地鐵6號線、7號線今晚延長運營一小時2023-01-27
- 天天速讀:春節出行 溫暖相伴2023-01-27
- 揭秘長城汽車30年發展歷程 央視紀錄片《品牌強國之路》開播!2023-01-27
- 世界信息:務工人員搭乘送工綠色直通車 “點對點”返崗務工2023-01-27
- 動力更強 底氣更足 成色更亮2023-01-27
- 鐵路迎來節后返程客流高峰 廣東地區到達旅客超百萬人次2023-01-27
- 引源頭“活水”! 看2022年云南擦亮營商環境金字招牌2023-01-27
- 云南:鐵路春運單日客發有望超35萬人次 創歷史新高2023-01-27
- 消費起,經濟活!開往春天的“粵字號”列車鳴笛啟程2023-01-27
- 泰安援疆助力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樣板2023-01-27
- 世界新消息丨組圖:年味里的中國 多姿多彩2023-01-27
- 國貨出海,斑小將霸屏紐約時代廣場2023-01-27
- 養老機構醫護人員筑牢安全屏障 守護老年群體健康2023-01-27
- 【全球獨家】人民建議|網民建議在本地開設快遞中轉網點 河南南陽:建議已采納,正在推進2023-01-27
- 每日看點!我市兩條街道入選 2022年度河北省“精品街道”2023-01-27
- 看點:海南環島旅游公路項目:春節不停工 力爭“開門紅”2023-01-27
- 全球熱點評!新春走基層|玩冰娛雪鬧新春2023-01-27
- 寧晉:“人才大集”引人才促就業2023-01-27
- 當前消息!2023中國·清河第八屆汽車配件交易博覽會開幕2023-01-27
- 臨西縣舉辦軸承企業“專精特新”產品展覽——搭建產銷對接平臺暢通企業供需渠道2023-01-27
- 我市大力開展就業技能和創業培訓2023-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