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熱議:種滿桃花樹,這個老舊小區成了名副其實的“桃花島”

以桃花為主題元素的文化廣場周邊種滿桃樹,樓棟標識是桃花圖案,休閑長廊上也布滿桃花圖案……1月18日,長江日報記者在位于漢陽墨水湖畔的桃花島城市花園小區一期了解到,這個20多年老舊小區,改造后讓人如同身處“桃花島”,已被評為漢陽區改造工程示范小區。

據了解,城市花園一期建成于1998年,共有25棟住宅、居民1736戶。居民反映突出的問題,除了一般的道路、防水等基礎設施問題外,還有缺乏智能設施、停車難及公共活動空間不足等問題。

小區處處可見“桃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從空中俯視,可以看到“桃源溪谷”主題文體活動廣場中央巨大的桃花造型。記者冷靖華 攝

在剛改造完成的2700平方米“桃源溪谷”活動廣場,記者看到,不少居民正在曬太陽聊天。廣場入口處兩邊是桃花瓣形狀的休閑亭,頂面采用鏤空橫梁配以玻璃的形式,既保證了透光,又能遮風擋雨。廣場中央的地面上是一朵巨型桃花造型的浮雕圖案,外圍是一圈320米長的環形步道,四周種植了67株桃花樹。

“桃源溪谷”主題文體活動廣場四周是藍色的慢行道,居民正在廣場上曬太陽聊天。記者冷靖華 攝

“等到了桃花盛開的季節,我們這里就有‘十里桃花’一般的美景可以打卡了。”年輕女孩劉夢告訴記者,原來小區停車位不夠,這個廣場之前每天橫七豎八停滿了車,現在改造漂亮了,文體設施一應俱全,居民都喜歡來這里休閑、活動。

小活動廣場上的休閑長廊上裝飾有桃花圖案。記者冷靖華 攝

現場施工單位負責人黃平介紹,在改造之前征求居民意見時,居民特別提到“小區名為桃花島,讓改造后的小區充滿桃花元素”的呼聲特別高。為此,在小區的改造設計方案中充分體現了“墨水湖”“桃花”“桃源”等文化元素,打造了系列桃花主題景觀,形成“桃花爭艷,姹紫嫣紅”的美景。

智能化改造補齊小區生活功能短板

小區道路旁,居民魏順新正在路燈桿下充電,燈桿上可以看見LED信息發布屏正在播放節目,桿身有充電臺可為手機無線或有線充電,燈桿底部還融合了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魏順新告訴記者,這是一款多功能智能路燈桿,還集合了太陽能供電、照明、環境監測、安防監控等功能。

居民正在智能燈桿的充電臺上給手機充電。記者冷靖華 攝

“我還是看到一些小姑娘在這里充電,跟著學會的。”魏順新介紹,這個智能燈桿很方便,晚上散步手機沒電就能直接充;還有不少人一邊給汽車充電,一邊給手機充電。

據了解,小區改造后還安裝了智能道閘、人臉識別門禁、高空拋物攝像頭、智能快遞柜等設施,后期還會配建垃圾分類收集點、微型消防站。

“智能化門禁的使用,讓小區停車管理也更規范了。”居民王青芳介紹,小區以前停車十分困難,還有不少外來車輛進小區亂停;改造后,采用了智能道閘,外來車輛進不了小區;還優化了綠植布置,利用樓棟間的廢棄綠化帶新增了82個停車位。

居民共同出資、維護讓家園更美

203棟一樓的居民潘玉梅家里,近日新裝了無油煙灶臺凈化器。她告訴記者,小區改造漂亮了,居民也想一起維護小區環境,在社區牽頭下,居民決定共同出資,集中安裝無油煙灶臺凈化器。

“錢不多,很實惠,安裝后的效果也特別好。”潘玉梅說,以前自家安裝的油煙機老抽不走油煙,一炒菜家里滿是油煙,更不能炒辣椒,“裝了新油煙機,今年的團年飯可以放心地做了。”

居民展示著自家剛裝好的油煙凈化器。記者冷靖華 攝

“小區是居民的,后期還需要他們共同維護改造成果。”黃平介紹,改造時,特別在小區入口處增設了移動花箱,打造互動小花園,后期將由物業來發動居民認領認養花木,既可以節約管養成本,還能培養居民的“主人翁”意識。

漢陽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專班負責人介紹,作為提升類改造示范小區,桃花島城市花園一期小區還是2022年住建部“我為群眾辦實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聯系點,其探索的特色改造舉措值得復制和推廣。“我們將堅持以共同締造、共建美好家園為理念,充分發揮社區、物業、居民在改造中的作用,引導社會力量、居民積極出資出力,推動小區加裝電梯、油煙凈化器等設施,打造片區一體發展、補齊街區功能和形象短板,盤活利用閑置資源,建好社區用房、物業用房、便民服務設施等,為社區治理、紅色物業服務創造條件。”

(長江日報記者冷靖華 通訊員馮超)

【編輯:趙可】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