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訊息:浙江文旅觀察:松陽何以吸引外鄉人旅居?

松陽山景周穎供圖

中新網麗水1月7日電 題:浙江文旅觀察:松陽何以吸引外鄉人旅居?

記者 童笑雨


(資料圖片)

隨著文旅行業回暖,這幾天,浙江麗水松陽縣旅游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鄭升的手機就沒閑下來過:或是有人咨詢“旅居計劃”想租個房子搞業態,或是溝通老屋驗收有關事項,為下次租賃權拍賣做準備。

松陽是中國傳統村落發展示范縣、傳統村落保護利用試驗區。此前,該縣推出“旅居計劃”千幢老屋推廣行動,房子年租金從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租期20年。在最近一次推廣中,有9幢老屋的租賃權被拍賣,買家多為外鄉人。

其實不止這段時間,對很多外鄉人而言,在松陽買個老屋旅居,是件很有腔調的事。他們來自天南海北,身份是設計師、藝術家、書店經營者、民宿設計開發者,他們扎根這里,成為新的鄉民。

松陽老屋 周穎供圖

有網友評價,“松陽不僅是‘最后的江南秘境’,也是‘浙江的大理’”。浙江古鎮這么多,為何松陽能吸引那么多的外鄉人旅居?

其一或是在于原生態的氛圍感。

松陽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建縣已經1800多年。這里有78個中國傳統村落,也是華東地區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體系保留最完整、農耕文明傳承最好的地區之一。

2016年,由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發起的“拯救老屋行動”項目在松陽啟動。如今,傳統村落里錯落分布的老屋,構成松陽獨特的鄉村歷史風貌。

明己來自云南,今年是他在松陽的第五個年頭。他在松陽老街上開了一家茶館,并把家鄉的烤茶也帶到了這里。“這里很靜,哪怕是老街也并不商業化,周圍還有很多熱情的老松陽人,很有生活氛圍,所以來了就不想走了。”

環境是外鄉人對松陽的“初印象”,但要不要來,在于政策。

單從松陽的“旅居計劃”而言,在松陽旅居,外鄉人完全沒有后顧之憂。如上一批拍賣的9幢老屋,位于松陽縣“國家傳統村落綠色發展核心區”,基礎配套設施完善,傳統村落風貌古樸,觀光休閑、崖居村落、文體賽事、攝影寫生、民宿農家樂等業態豐富。

鄭升表示,拍賣前,政府已投入300余萬資金完成了修繕,業主二次裝修即可使用入駐。根據居住者定位,一千幢老屋也劃分不同區域。如吸引藝術家們設立工作室,形成集聚的藝術部落,如租賃大東壩村的房子,形成客家文化集居區……

“每一個前來咨詢的人,我們都會問他老屋的用途,再根據對方訴求,進行精準推薦。”令鄭升意外的是,這批外鄉人的氣質,也和松陽很契合。“他們都是很有鄉土情懷的人,在這里旅居,賺錢不是首要目的,感受鄉村生活才是。”

這或許也是松陽吸引外鄉人的第三個原因——這是一個承載田園理想的烏托邦。

松陽“居客”張世銘 松陽縣文廣旅體局供圖

杭州人張世銘曾是一家跨國企業的高管,退休后厭倦城市繁雜的生活,向往沒有污染的田園生活,就在松陽農村租了老屋和幾畝地,希望實現自己打造生態農業的夢想。

玖層美術館館長楊洋來自北京,如今也是松陽的新鄉人。她在松陽打造了一個可居住的美術館——“玖層云水”。這里包括美術館、民宿、咖啡館、會客廳、博物館等多種業態。

新鄉人也給原鄉人帶來了改變。大家共享著鄉村,新鄉人引導村里的老人用自家的茶葉做拓畫、手工,參與藝術創作,同時政府也與新鄉人合力挖掘當地的傳統農產品加工技藝,打造了工業與休閑產業相融合的業態,讓共富成為現實。

在記者看來,這是一個鄉村生活藝術生態圈。此中,沒有政府推動鄉村文旅發展的“一廂情愿”,外鄉人既寄托了鄉情,也是助力共富、推動鄉村振興的“活水”,原鄉人則是連接這一生態圈的關鍵一環。這三者之間的良性互動,成就了如今的松陽,也吸引著更多外鄉人的加入。(完)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