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治理優化營商環境,蘇州嚴查借涉企獎補搞利益輸送


(相關資料圖)

“已經評上了‘十佳檢測室’,可獎補資金卻一直沒到位。”日前,蘇州張家港市紀委監委收到某鎮農貿市場人員的舉報。該市紀委監委工作人員調閱相關資料發現一條金額1萬元、備注為“檢測獎勵”的個人收款記錄。經走訪核實,該農貿市場某管理人員心存僥幸,私吞下發的獎補資金。該市紀委監委隨后對全市43家農貿市場開展監督檢查,共查處侵吞獎補資金的黨員干部8人,追回7.2萬元,目前已全部退還發放。

“及時高效、公平公正地將相關獎補資金發放到位,既能幫助企業加快成長,也能增進政企間的互信交流。”蘇州市紀委監委持續推進營商環境專項監督,特別是針對企業關注度較高的獎補資金發放情況,強化跟進監督、精準監督,開展“小切口”治理。該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說,在涉企獎補資金領域監督中,既嚴查侵吞挪用專項資金、借獎補資金搞利益輸送、吃拿卡要等問題,也決不放過黨員干部利用掌握的政策資源和內部消息與民爭利、優親厚友等行為。

在對營商環境監督平臺進行改版升級時,蘇州市紀委監委結合企業實際需求,增加“獎補資金公開”功能模塊,推動相關財政獎補資金明細在線公開,對受益企業情況進行集中公開展示,既公開企業名單,也公開政策依據和獎補標準。截至目前,已推動發改、科技、交通等10余家職能部門集中在線公開獎補項目269個,涉及資金40.29億元,惠及10萬余家企業。

昆山市一名企業負責人在蘇州市營商環境監督平臺反映,個別黨員干部在執行城鄉居民創業小額貸款相關政策時趁機搭順風車,個人謀取“免息福利”。經核查,該市某街道辦事處財務科科長姚某以其丈夫所開雜貨店的名義,違規申請貸款60萬元并享受財政貸款利息補助2.5萬余元。昆山市紀委監委對此進行嚴肅處理,并舉一反三成立專項工作組開展集中摸排。通過公職人員和創業小額貸款申請對象這兩個數據庫的比對分析,緊盯申報、審核、發放等工作全鏈條,嚴查違規申報和以虛報、冒領等手段騙取財政補助的行為,目前已追回貸款利息補助108萬余元。常熟市、相城區等地也結合各自實際,分別開展青年見習補貼、創業擔保貸款專項治理,以有力有效監督確保財政補貼及時規范發放到位。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