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即時:邢臺:數字化監督管好農村“三資”賬


(資料圖片)

新華社邢臺12月26日電(記者王昆)記者從河北省邢臺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今年以來,在對全市農村集體“三資”(資金、資產、資源)進行全面清產核資后,邢臺市推出智慧農經綜合管理服務平臺,設置農村集體產權改革管理、農村宅基地管理、陽光公開等板塊,運用數字技術推動農村集體“三資”精細化監管,助力鄉村煥發新活力。

“灑水車加油,購買中性筆、檔案盒,發放居民養老金,向國家繳納稅金,集體收取資產租金,銀行存款……這些賬單擺在這兒,一目了然。”每到月初,邢臺市信都區南大汪村村民溫玉君都能在手機上查詢到上個月的村集體資金使用明細。溫玉君說:“手指點一點,每一筆賬都能在線追蹤溯源,查到原始合同,我們對村集體的發展更有信心。”

“農村集體財務計劃、收入、支出、資產、資源、收益分配等情況,大到上億元的項目建設,小到幾元的辦公用品,每月的7號前都會在村務公開欄與智慧農經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同步逐項逐筆公開。”據邢臺市農業農村局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站站長馮建清介紹,目前,全市5226個鄉村均已實現集體“三資”管理數字化、公開電子化、監督多元化。

智慧農經綜合管理服務平臺推動監督觸角向基層延伸,進一步拉近干群關系,提升村級組織帶領和服務群眾能力。邢臺市襄都區東郭村鎮南康莊村黨支部書記趙建民說:“多途徑公開村集體家底后,就像給群眾手里發了一冊‘賬單’,給群眾一個明白,給干部一個清白。讓數字多跑路,我們就能騰出更多時間為群眾辦實事。”

邢臺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邱海飚表示,農村集體“三資”監管需要真正做到部門監管有力、規范管理有效、常態監管有序,才能健康地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