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居民待遇認證“上門辦”


(資料圖)

城鄉居民待遇認證“上門辦”

元氏縣社保暖心服務實現“零跑路”

本報訊(記者 杜倩倩)“我母親癱瘓在床,現在是植物人狀態。長期的生病導致她容貌發生了很大變化,家里人無法給她認證。這幾年多虧了縣里的社保協辦員上門認證,才讓俺們能按月拿到養老金。” 近日,元氏縣槐陽鎮西韓臺村村民王秋菊的家人感慨地說,對于這些有困難的特殊群體,政府都很暖心地幫助解決。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資格手機認證為群眾提供了很大便利,但有少數特殊群體,無法自行認證。針對這一情況,元氏縣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中心為行動不便及不能自行認證的人員開展了上門認證服務,通過電話聯系、上門走訪、拍照記錄、建立臺賬等形式,實現社保服務“零跑路”。

據了解,元氏縣在全縣208個行政村和8個社區已覆蓋建立人社服務窗口216個。在待遇資格認證期間,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中心充分調動群眾,合理利用資源,協辦員通過培訓熟練掌握認證流程,發動本村全體村干部、教師群體、個體商店和村衛生室,使用自己的智能手機,就近為本村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的老年人進行待遇領取資格認證。足不出村,甚至是足不出戶即可完成操作,使老年人得到了極大的便利。該項工作的群眾滿意度大幅提升。

據元氏縣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中心主任陳國哲介紹,每年領取養老金的人員要在手機上進行兩次待遇領取資格認證。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手機應用的普及,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便利,但該中心服務的人群都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他們有的沒有智能手機或是因不熟悉智能化設備操作而遇到困難和麻煩。針對特殊人員領取資格認證不方便問題,該中心組織開展協辦員培訓,為老年人進行領取資格認證上門服務。通過多種方式的認證服務,既方便了居民群眾,又保證了認證工作的順利開展,真正做到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據了解,每年認證期間元氏縣都會通過各鄉鎮組織下轄各村(居)委會開展宣傳,發放人臉識別智能認證使用資料,為群眾耐心講解,發動本村(居)的年輕人幫助老人進行認證。同時,對于長期臥病在床、行動不便的待遇領取人員以及智能認證系統不能識別的人員,由村(居)協辦員上門服務,并對待遇領取人員留存圖片或視頻等佐證資料。

陳國哲說:“我們秉承‘一切為了人民,為了人民的一切’的服務理念,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對高齡、重病、殘疾、精神疾病等特殊人員開展的上門待遇領取資格認證工作,解決人民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為參保群眾服務好,確保養老保險待遇及時發放到位。”

截至目前,元氏縣城鄉居民待遇領取人員7萬余人,全部通過手機APP自助認證模式足不出戶完成了資格認證,自助認證率99.8%以上,該縣全面普及了城鄉居民領取待遇資格手機自助認證。

關鍵詞: 城鄉居民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