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日報:三個“聚力”,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

桐柏縣檢察院公益訴訟辦案組對水庫水質進行初步勘驗。郭冬冬/攝

今年以來,河南省桐柏縣檢察院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聚焦養老機構食藥及消防安全、生態環境保護修復、人民群眾飲水安全,謀劃公益訴訟工作,全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資料圖】

聚力強化養老機構的規范化管理

今年4月,桐柏縣檢察院公益訴訟部門對全縣17個鄉鎮的敬老院和幸福大院進行調查后,發現部分機構食品藥品管理、消防安全存在隱患:部分機構提供餐飲服務的人員健康證已過期;食品原材料無進貨查驗記錄,無存單票據;生熟食品混放;餐具未及時消毒,消毒設備不符合要求;部分養老機構未設置專管藥柜,藥品隨意放置;部分機構未執行藥品進貨管理制度;部分機構的消防滅火器過期未檢修,電線雜亂敷設,空調插座線路裸露,消防帶未入柜等。

隨后,該院依法向相關行政單位和鄉鎮政府送達檢察建議書。相關行政單位和鄉鎮政府收到檢察建議書后,迅速采取措施依法依規進行整改:健全完善監督管理制度,加大監督檢查頻次和力度,對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嚴厲查處,確保養老機構食品藥品管理制度落到實處;建立養老機構食品藥品管理、使用定期報備制度;加強對養老機構專項資金審批和使用的監督檢查力度,防止出現騙取、挪用等情況,確保資金的規范合理使用。

截至目前,桐柏縣養老機構共更新餐具消毒設備17個,配備消毒衛生器具33個,餐飲人員培訓3批96人次,更新過期滅火器129個,縣域內養老機構步入規范化管理軌道。

聚力推進桐柏山淮河源美麗家園建設

今年,該院在全市率先建成首個縣級公益訴訟調查指揮中心,通過兩法銜接平臺促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信息互聯互通,實現大數據共享,以此推動案件線索管理、研判監督策略、調配辦案力量、指揮辦案工作“四統一”。

2019年起,為消除省域之間“三不管”地帶等司法盲點,桐柏縣檢察院主導,建立兩省六縣(市、區)檢察機關“桐柏山淮河源生態環境保護跨區域協作機制”,以期為“一屏一廊”區域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司法保護。今年初,該項協作機制擴展到南陽、信陽、駐馬店、襄陽、孝感、隨州六市檢察機關。

截至目前,該院憑借上述協作機制,獲取損毀、盜伐、亂伐林木,亂捕野生動物、魚類信息300余條,向駐馬店、隨州移交線索5條,兩地利用線索立案4件;分別向四個“邊境鄉鎮”發出檢察建議4份;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4件。

為貫徹落實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政策,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該院采用“公益訴訟訴前磋商+合規整改”辦案模式。即通過磋商、座談和檢察建議,推動非法占用林地的民營企業進行問題整改,監督林業等行政執法部門積極履職,實現企業發展和生態恢復雙贏。

截至目前,該院通過該項公益訴訟訴前監督模式,動員自然資源、林業、鄉鎮、企業的力量,對重點礦區5處露天采坑進行覆土推平、植樹種草復綠,共種植各類竹木35.7萬棵,撒播草籽1000余公斤,復綠面積30.8萬平方米,設立大型綠色生態礦山宣傳板及礦山監督牌47塊。

聚力保障人民群眾飲水安全

今年3月1日,該院公益訴訟辦案組會同縣河長辦等相關部門工作人員通過實地勘查發現,城區共有四處污水排放設施,一處新建污水排放設施沒有連接到污水管網,污水直排到淮河主干道河道和其他水源地河道內;某鄉臨淮路口污水管網存在泄漏,大量污水直接流進淮河主干道。上述隱患致使飲用水及城區河道水質遭受污染,影響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4月中旬,該院依法向相關行政機關送達檢察建議書,提出三條有針對性的檢察建議。與此同時,該院還就污水排放隱患問題向四個責任單位發出檢察建議書。責任單位收到檢察建議書后,迅速采取措施,依法依規進行了整改:強化管理,建立健全城區生活污水及經營污水排放管控機制;建立網絡監管平臺,對已經發生的隱患問題集中整改,對其他區域進行排查;建立相應的監督管理制度,落實到片,責任到人,加強城區內河道水體污染防治工作,及時消除污染風險;建立健全多部門聯合執法長效機制。

截至目前,該縣相關行政執法部門共排查城區水體污染隱患11處,已經通過城市設施更新修復工程消除水體污染隱患11處,城區飲用水水源地獲得保護,城區居民飲用水安全獲得保障。

(周聞勝李軍靈)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