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吉州:守好防控“前哨”筑牢安全防線


(相關資料圖)

侯長發 曾璐

近年來,吉州市監局不斷健全 “食安前哨”監管體系,實現了“平臺支撐、數據治理、服務惠民”的智慧快檢市場監管體系,全面推動監管工作從“被動整治”走向“主動防控”,有效緩解了市民的食品安全焦慮,開創了食品安全監管的新格局。

清晨,吉安市吉州區市場監管局的快檢車開進了中心城區的一家網紅餐飲店突擊進行食品衛生安全檢查快檢。在餐飲店后廚,執法人員和快檢工作人員隨機抽取了豬肉、泡發水產品、魚類等31批次食品,并現場在快檢車上進行快速檢測。工作人員張喜峰介紹,每次開展檢測前將首先對后廚食品衛生環境進行等級檢測,隨后進行的食品檢測將突出農殘、獸殘、非法添加等160多項指標的檢測,從采樣到出結果,整個流程不到20分鐘。

“掃描二維碼就能看到食品安全檢測結果,我們買的放心,吃著也更加安心。”正在挑選水果的市民楊玉玲滿意地說。走進吉州區城北農貿市場,市民可自行掃描每個攤位上的二維碼查看食用農產品的快檢信息。同時,該市場還建立了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室,市民可以隨時免費送檢,對農藥殘留、瘦肉精、甲醛等11種違禁物進行現場快速檢測,并在農貿市場的電子顯示屏上查看檢測結果。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守護好食品安全,“互聯網+”也貢獻著科技力量。吉州區快檢中心將對來自各快檢室的快檢結果數據進行歸集、分類、分析,一經發現不合格信息,在完成復檢后仍不合格的,系統將通知監管人員第一時間進行針對性的處理:在超市、農貿市場發現的一律下架,禁止銷售;在批發市場發現的一律禁止入場;在餐飲環節發現的禁止加工,處理結果將以圖片和視頻的形式在系統中反應,通過實施靶向施策處置,及時堵塞漏洞。

為確保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萬無一失,吉州區對區管農貿市場、鄉鎮農產品基地、800人用餐的學校食堂開展日常快檢,實現了蔬菜瓜果、畜禽肉蛋、鹵肉制品、水產品、加工食品等主要農副食品及餐具的周期內全覆蓋。目前,共開展快檢102182批次,每千人達254批次。從食品進入流通環節第一步起,吉州區市場監管局就積極開展產品抽檢,確保每天的快檢數量達到160個以上,每年完成快速檢測任務不少于58000次。

審簽:鄭少忠

歡迎投稿,投稿請發rmrbjx@126.com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