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北縣政協以創新舉措助力鄉村振興

近期以來,隨著浦北陳皮的知名度不斷攀升,作為“產業孵化器”的浦北龍門陳皮產業園,備受各級領導和客商們的關注,有力助推了鄉村振興。


(資料圖片)

據悉,浦北龍門陳皮產業園規劃建設總面積4721.55畝,計劃分三期建設,投資57.56億元建設32個項目,重點打造中小企業孵化園、龍頭企業產業園、陳皮交易市場等10個項目,預計年產值可達200億元。

而陳皮產業園建設的有序開展,離不開浦北縣政協的助推。

近年來,浦北政協聚焦特色產業發展,深入開展“鄉村振興 委員行動”活動,通過采取強化調研協商、搭建履職平臺、發揮示范引領等措施,助力推動全縣特色產業發展,2021年浦北成功入選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名單。

調研協商獻良策

“要持續推進提案辦理,注重在延伸茶產業鏈上下功夫,全面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9月7日,浦北政協在該縣平睦鎮召開“重點提案視察督辦暨辦理協商現場會”,針對茶產業發展重點提案,現場調研視察,強化辦理協商,助力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力爭到2026年,全縣茶葉種植面積達6.5萬畝,綜合產值超100億元。

浦北政協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多次組織構建特色農業全產業鏈、重點提案視察調研等系列協商活動,把準產業發展方向,找準存在不足問題,落實有力應對措施,不斷推動特色產業發展,助力加快鄉村振興。

其中針對大紅柑產業發展,浦北政協深入組織開展專題調研活動,形成了詳實的調研報告,所提意見建議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有力加快了大紅柑產業發展。目前,全縣種植大紅柑面積7.2萬畝,其中今年新種植2.31萬畝,形成了龍門、平睦2個陳皮產業集聚區,建成了浦北龍門陳皮產業園。

共建基地謀發展

走進位于該縣龍門鎮新田村的大紅柑產業基地,只見新種的大紅柑果苗新枝拔節,嫩芽叢叢,長勢十分旺盛。

“這是我們政協緊跟縣委縣政府的工作步驟,主動打造的100畝大紅柑基地。”浦北縣政協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基地采取“政協主導、市縣聯手、群眾參與”的共建模式,通過選種最優種苗、采用最好技術、落實最強管理,努力將該大紅柑種植基地打造全縣大紅柑種植的范本。

浦北政協積極創新履職方式,立足全縣5個片區委員聯絡站,以搭建“委員共建產業發展基地”和“委員電子商務產品營銷實訓基地”為載體,深入開展“產業振興 委員行動”活動,推進基地共建,強化技術指導,落實產銷對接,助力加快了陳皮、紅椎菌、八角等特色產業發展。如安石鎮阮農伯種植專業合作社,自與該縣政協形成“委員共建單位”后,由于技術和銷售得到了保障,所生產的百香果暢銷全國各地,推動合作社種植面積650多畝,實現年收益每畝2萬元左右。

“通過創建縣政協委員電子商務產品營銷實訓基地,有效整合電商資源,促成全縣5家電商企業及其6個電商平臺,與134家農產品生產企業達成合作單位,有力暢通了銷售渠道。”該縣政協委員、縣商務局局長莫祝夏說。

委員帶動促增收

廠區潔凈,設備先進,工人們正在裝載產品外運……這是近日在位于縣城工業園區的浦北縣健翔食品廠見到的景象。

“我們食品廠以發展地方特色富硒農產品為主,是一家集生產、科研、加工、銷售等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示范企業。”縣政協委員、健翔食品廠廠長劉南介紹,企業擁有有機標準富硒茶園500多畝,本地小種紅衣富硒花生基地3500多畝,擁有現代化茶葉、農產品分裝綜合加工生產線,年可生產“神海云峰”牌各種富硒茶品100多噸,分裝各種“健翔”牌富硒農產品1000多噸,其中所生產的神海霧峰富硒茶被評為“中國富硒好茶”,長生果紅衣花生被評為“中國富硒好雜糧”,有力帶動了村民群眾增收致富。

浦北政協充分發揮委員主體作用,積極引導委員企業和委員經濟能人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帶動群眾致富增收。如委員葉忠勝立足五皇山豐富的生態資源,大力發展茶產業,建成核心區3350畝、拓展區10000畝的石祖禪茶園示范區,輻射帶動全縣3000戶以上農戶增收致富;委員馮艷在經營發展龍騰食品有限公司的基礎上,積極響應政協號召,選址福旺鎮大灣村河塘水庫周邊山嶺,打造了500多畝大紅柑產業基地,實現帶動100多人就業等,彰顯了委員企業的新擔當。(覃科棵)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