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數據優化信用評價流程 以明獎懲激發綠色發展動力

“這次信用貸款真是幫了我們大忙,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感謝市生態環境局和銀行這次對我們貸款的支持,有了環境信用評價相關政策,我相信我們會越做越好。”福建省莆田市國投云頂湄洲灣電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投湄洲灣電力)負責人日前感慨地說。

國投湄洲灣電力年發電量140億度,是海西重要電源點。2021年社會用電需求增大,燃料原料煤炭價格上漲,公司資金缺口不斷增大,企業經營受到一定影響,為此向銀行申請資金貸款化解企業困局。

莆田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這一情況后,采取“四個一”強有力措施幫扶企業,第一時間組建環境信用評價團隊立即與企業對接;第一時間向企業詳細講解莆田市環境信用評價的相關政策;第一時間輔導企業使用“福建省環境信用動態評價系統”,利用線上線下的方式指導企業收集環境信用需要填報的指標資料,并準確上傳評價系統;第一時間完成企業環境信用評價資料審核工作。


(資料圖片)

國投湄洲灣電力當年度被評為“環保誠信企業”,因此獲得兩億元銀行貸款,極大緩解了企業資金短缺問題。

這是福建省充分利用環境信用評價制度,幫扶誠信企業融資貸款、助推企業綠色發展的一個縮影。

智能研判,引導企業事前守信

為解決過去評價體系程序環節多、評價歷時長、結果更新慢等問題,福建省創新建立動態評價和應約評價制度。福建省生態環境廳于2018年修訂出臺《福建省企業環境信用動態評價實施方案(試行)》,將年度指標整合修訂為23項動態評價指標,建立常態化、自動化、動態化評價系統,對接生態云平臺各業務系統,實現信用信息采集自動化,可實時開展環境信用評價系統初評,簡化了評價程序。

依據評價方式將評價對象細分為三種:強制評價對象,為已核發國家排污許可證企業和上市公司;應約評價對象,為金融機構擬授信企業客戶;自愿評價對象,為主動參與環境信用評價的其他企業。2019年以來,福建省共完成十批17084家(次)動態評價和七批454家(次)應約評價。持續釋放環境信用在優化調整產業結構、促進污染減排提標方面的正面效應。

評價不是目的,福建省始終將幫助企業守法經營作為環境信用評價的落腳點。

一方面,通過在線監控異常數據分析,強化預警和研判,提醒企業及時排除設施故障并消除環境影響。在企業出現違法違規苗頭,特別是在線排放濃度接近排放標準限值時,提醒企業及時開展排查,確保環保設施運行,避免超標排放。

另一方面,在企業排污許可證執行報告提交、環境信息公開、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備案、環境應急預案備案等日常法定責任未履行時,在線提醒企業盡快落實,避免影響信用評分。

漳州市某紙業有限公司在收到污染物排放濃度日均值連續多日接近排放限值的預警提示后,及時排查修復治污設施故障,避免了超標違法行為的發生。

落實應用,引導企業守法經營

為提升環境信用評價制度的影響力和引導力,福建省持續推進企業環境信用評價信息公開共享工作,將評價結果報送同級發展改革部門,實現部門間信息共享。同時,積極推動實施跨部門聯合獎懲,持續釋放信用激勵和約束效應。

廈門如意食用菌生物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廈門如意公司”)2019年被評為“環保誠信企業”,進入2020年廈門市生態環境局發布的第三批環保守信紅名單,成為聯合激勵對象。廈門如意公司因擴大生產經營急需銀行貸款,光大銀行廈門分行結合企業環保誠信記錄及被列為跨部門聯合激勵對象等情況,加快審批速度,簡化放款手續,在2021年3月對其新增授信,下達流動資金貸款1000萬元,2021年8月又為其發放銀行承兌匯票1000萬元,激發企業生產經營活力。

2021年,福建省生態環境、發展改革、市場監管、稅務、工信、農業農村、銀保監等部門對683家環保誠信企業、54家環保不良企業實施環境信用聯合獎懲,并持續與興業銀行、建設銀行等金融機構深度合作,探索開發環境信用相關信貸金融產品。2021年依托福建省“金融服務云平臺”,為環保守信企業提供信貸資金13.1億元,進一步發揮環境信用在優化環境監管機制、提高環境監管能力方面的基礎性作用,激勵企業自覺履行環保法定義務和社會責任,推動企業自主守法,實現綠色領跑。

生態環境部綜合司供稿

關鍵詞: 信用評價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