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縣抓好聯絡站建設 打通“微權力”監督“最后一米”


(資料圖)

“唐書記,我發現村里有兩戶群眾的女兒出嫁了,但還在領低保。”近日,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大化鎮廉情監督聯絡站聯絡員韋某向鎮紀委匯報走訪群眾時發現的問題。

今年以來,該縣紀委監委在160個村(社區)創建“廉情監督聯絡站”,選優配齊站長、副站長、聯絡員共573人,進一步延伸紀檢監察的監督觸角,將監督探頭向基層延伸,織密監督網,為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紀律保障。

為提升廉情監督聯絡員的履職能力,該縣紀委監委邀請在財務專業、黨建工作、案件查辦等有經驗豐富的干部現場傳授經驗,進行履職能力、職責任務、紀律要求、工作流程、問題處置等方面的培訓。同時,健全“一月一督查”機制,由鄉鎮紀委每月認真梳理各村(社區)廉情監督聯絡站提交上來的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經分析研判后形成問題清單,并結合問題清單開展督查及“點對點”督導,讓廉情監督聯絡站成為紀檢監察工作的“瞭望哨”,讓廉情監督員充分發揮探頭哨兵作用。

各村級廉情監督聯絡員聚焦村(居)級小微權力運行,圍繞鄉村振興、“三資”管理、“三務”公開等工作開展監督檢查,督促村(社區)兩委按照“四議兩公開”流程處理村級事務,形成全方位、常態化的監管機制。同時,落實“一周一走訪”機制,靈活運用工作方式方法,每周至少一次進屯入戶,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黃站長,隔壁午休時間搞裝修,噪音太大了,你能不能去跟他們說一下。”“黃站長,我們抽水站變壓器斷電了,附近幾個村屯都沒有水用了。”面對群眾反映的各種問題,巖灘鎮東扛村廉情監督聯絡站站長黃賓第一時間尋找相關負責人進行溝通協商,并及時上報村兩委跟進解決。

為更好解決問題,形成“問題反映—解決—反饋”的閉環,各村級廉情監督聯絡站實行每月議事評議會制度,對村級事務和群眾反映事項進行重點協商協調,發現問題,及時預警,推動整改解決。

今年以來,該縣各村(社區)廉情監督聯絡站走訪群眾1700余人次,發現并反饋問題85個,向村務監督委員會和村委會提出意見建議259條,推動整改問題76余個,打通了“微權力”監督“最后一米”。(藍琳華、陳光科)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