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熱門:今又重陽!如何讓老年人“吃好”?上海大力發展社區老年助餐服務


(資料圖片)

原標題:今又重陽!如何讓老年人“吃好”?上海大力發展社區老年助餐服務

10月4日,我國迎來重陽節。記者從上海市民政局了解到,到今年年底,上海社區老年助餐服務場所總量將增至1600家;至“十四五”末,力爭社區老年助餐服務能力能夠達到25萬客/日,可覆蓋65周歲以上戶籍人口的5%。

上海是全國最早進入人口老齡化且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截至去年底,全市戶籍人口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達542.22萬人,占比36.3%。作為老齡人口的“剛需”,助餐服務是養老服務中的“基礎配置”。

2008年起,為使老人就近吃到價格實惠的餐食,上海依托社區現有養老服務設施或閑置資源,開展社區為老助餐;2019年起,上海進一步明確社區長者食堂和助餐點的服務體系建設,并加大社會參與力度,鼓勵各類市場主體運營老年助餐設施、開展送餐服務,力爭為老年人提供更豐富、更多樣、更優質的餐品和服務。

十多年來,上海老年助餐服務從無到有、從有到優。截至去年,上海已建成集膳食加工配制、外送及集中用餐等功能為一體的社區長者食堂283家,基本實現街鎮全覆蓋;與此同時,遍布社區“家門口”的近1200家助餐點,則向更多周邊社區老人,尤其是高齡、行動不便的“剛需”老人們提供送餐上門,進一步織牢織密社區為老助餐網絡。截至去年年底,上海社區老年助餐服務供客能力達17萬客/日。

據了解,上海的社區長者食堂和助餐點由市區兩級財政給予所在街鎮相應建設補貼;所在街鎮將社區長者食堂委托給社會力量運營,一般采取無償或低償提供場地、給予水電燃氣價格減免、給予老年人用餐補貼等形式,對運營方予以支持;加上適當向社會人群開放增加營收,社區長者食堂得以在提供給老年人價廉物美的餐食同時,能夠更好應對成本壓力、提升服務質量,從而穩定客源、做出規模、做到可持續健康發展。

上海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副處長劉慧娟表示,到今年年底,上海計劃建成1600個老年助餐服務場所。通過在每個街鎮都嵌入至少1~2個社區長者食堂及若干個助餐服務點,構成完整的社區助餐服務網絡,讓全市老年人都能夠在家門口享受到便捷、優質、價格實惠的老年助餐服務。

據介紹,社區老年助餐服務標準化建設也在推進當中。當前,上海正著手制定相關地方標準,將對社區長者食堂的建設與服務予以進一步規范。

(總臺記者 胡祎瑋 武文帥)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