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頭條!壽寧南陽:水清岸綠群眾喜“河長制”工作顯成效

初秋時節,漫步在壽寧縣南陽鎮東吉洋村,溪流穿村而過,綠水潺潺,風光秀麗,偶有魚翔淺底,構成一幅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動人畫卷。

“現在村內生態環境變好了,河道水清岸綠,大家茶余飯后都會沿河散步,欣賞美景,呼吸新鮮空氣,這樣的生活愜意且舒心。”東吉洋村村民徐大爺高興地說。


(資料圖片)

河流環境問題,表象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據徐大爺介紹,前幾年,大家環保意識不高,常常將河道當做扔垃圾、倒棄渣的場所,導致河道垃圾叢生,河水渾濁,惡臭不斷。自2018年落實了河長制,村內配備了河道專管員,打通了河道管理“最后一公里”,環境才變得如此美麗。

專管員上崗,河道大變樣。為推進河長制工作,2018年,南陽鎮聘請了20名村級河道專管員,劃定管理區域,每天針對各自片區進行徒步巡河,查看是否有偷排、漏排、河邊飼養家禽、亂扔垃圾等現象。徐邦慰便是徐大爺口中東吉洋村的河道專管員。東吉洋村生態環境的可喜變化,也得益于徐邦慰在河道管理上花費的“大力氣”。

每天清晨,徐邦慰會帶上工具開展巡查工作,用腳步丈量河道。在巡河過程中只要發現漂浮的垃圾,便第一時間進行整治清理,并實時記錄。

“河道專管確實不是一項好管的工作。”徐邦慰坦言,在開展巡查工作之初,仍有少數村民不聽勸阻,河道整治清理工作困難重重。徐邦慰不斷與村民進行溝通交流,并借助村委的宣傳力量,村民的河道環境保護意識也隨之有了改變。2000年,為更好做好河道專管工作,徐邦慰還自費在村里安裝了監控。如今,河道環境煥然一新,村民們也很珍惜當下好生態帶來的福利。

“打撈水面垃圾,不僅是個體力活,也是技術活,垃圾濕水后變重不少,打撈很費勁。”徐邦慰說,河道專管員雖然辛苦,但是能夠保護好村里這條“母親河”,讓他很有成就感。他會繼續把這項工作認真干好,讓更多的人看到實實在在的變化,讓水更清、岸更綠、河更暢、景更美。

東吉洋村的美麗蛻變僅是南陽鎮落實河長制工作的一處掠影。為加強河流水域岸線管理,保護河道清潔美麗,在對鎮區公路沿河段“重災區”安裝監控,實時抓拍違規傾倒垃圾等行為的基礎上,南陽鎮還對全鎮轄區內河渠明確了鄉、村兩級河長,每條河渠都設立一塊“河長制”公示牌,注明河流流經自然村莊的鎮級、村級河長及治理任務,方便群眾監督。

同時,南陽鎮還制定了《河長會議制度》《河長巡查工作制度》《河道專管員管理制度》等,創新開展考核問責、監督執法,實行最嚴河道專管員獎懲機制,對河道專管員開展不定時抽查。并將河湖長制工作納入政府對村級工作的績效考核體系,對村級開展“月考評”,將考評成績以倒序排名公開,以“面子”倒逼到位,雙管齊下,讓干部從 “被動推進”變為“主動履職”。

構建生態河湖,建設美麗南陽,還需借社會力量治水、護水。群眾的參與,讓南陽之水有了更多的守護者。自全面推行河長制以來,南陽鎮利用廣播、電子屏、微信公眾號平臺等載體,宣傳報道河長制工作開展情況,大大提高了群眾環保意識。

“下一階段,我們要進一步壓實河長責任,建立完善長效管理機制,推進河道沿線生態環境整治,努力營造人水和諧的環境,讓南陽的天更藍、水更綠、空氣更清新、環境更宜人,進一步提升全鎮人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以實際行動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南陽鎮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