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事通!“頭雁”干勁足 村集體腰包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本文轉自:內蒙古日報□本報記者 郝佳麗

“最近魚真長大不少,今年村里又能有個好收成了。”近日,包頭市土默特右旗海子鄉左家地村黨支部書記曹劍飛查看村里魚塘時,臉上的欣喜難以掩飾。

左家地村的魚塘是該村利用7名村干部獲得的4.4萬元發展村集體經濟獎勵資金和村委自籌資金重新修建的。新建的500畝魚塘盤活了村里閑置資產,增加了村集體收入。

“今年魚塘投放了6200斤草魚,預計能給村集體增加3萬元的收入。”曹劍飛信心滿滿地說。

這是土默特右旗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一個縮影。

2021年以來,土默特右旗堅持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通過大力實施“黃土生金”工程,實行難點村“四包五帶一強”舉措等,全面推動村級集體經濟提質增效。同時出臺《土默特右旗扶持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村干部獎懲辦法(試行)》,規定將村級集體經濟當年經營性收入超出部分,分層次獎勵給作出突出貢獻的村黨組織書記和其他兩委干部,充分激發村干部干事創業內生動力,帶動村級集體經濟創收。

今年,土默特右旗還結合全旗鄉村振興村莊布局分類規劃,組織各鄉鎮修改完善了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五年規劃,大力實施“頭雁計劃”行動,以點帶面提升村黨組織書記帶動發展能力。組織產業相近、地域相鄰的行政村聯建“強村公司”,鼓勵資源有限村用活用好零星集體建設用地指標,建立“飛地”抱團模式等,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奠定堅實基礎。

明沙淖鄉楊家圪堵村黨支部書記魯政鋒就是該旗“頭雁計劃”中的一員。在他的帶領下,楊家圪堵村打破傳統農業種植模式,采取“黨支部+經濟合作社+農戶”產業發展方式,通過整合城鄉、區域黨組織資金等資源,聯手村里致富能人,實施水產養殖項目,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增收約8萬元,人均年收入達2萬元。

“沒想到小龍蝦賣得這么好。我家孩子不在外面打工了,回家專門做小龍蝦養殖銷售,每年為家里增收不少。黨支部真是為我們辦了好事!”村民李蘭柱高興地為楊家圪堵村黨組織豎起了大拇指。

接下來,土默特右旗將立足縣域實際和資源優勢,繼續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有效發力,為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能。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