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牧民心中的好警察

本文轉自:通遼日報

□本報記者 李晶

“派出所嗎,我是柴達木嘎查村民蓮花,昨晚牧鋪上風太大,刮開了羊圈門,羊跑丟了20多只,價值四五萬元錢,請你們幫忙找找……”接到報警后,民警迅速趕到現場,經過仔細勘查和走訪,民警推斷羊群向北方向去了,應該沒走多遠。4月里,在荒無人煙的草原上,西北風依舊刺骨,民警細心循跡追蹤,不放過任何線索,經過連續6小時的不懈努力,直到追蹤至扎魯特旗烏力吉木仁蘇木,才找回蓮花家走失的26只羊。

“蘇和,我是扎仁臺,我媳婦住院著急用錢,得賣頭牛,收牛的老客是漢族,你快來幫我翻譯翻譯。”掛斷電話后,村輔警蘇和立即騎著摩托車趕到扎仁臺家。從選牛、談價,到裝車,整個賣牛過程用時不到20分鐘。為了讓扎仁臺能趕上最近一趟班車去縣城,蘇和又騎車載著扎仁臺,將他送到20多公里外的公路上。蘇和與阿木其嘎嘎查牧民很相熟,幫助他們解決了很多實際問題,大家都稱贊他是好警察。

義和塔拉鎮位于開魯縣西北部,轄23個嘎查村,是全縣唯數不多的少數民族鄉鎮。為確保與少數民族群眾說得上話、嘮得了嗑、談得了心,讓派出所工作更“接地氣”,開魯縣公安局通過科學調配警力,把通曉民族事情、懂民族工作、熟練掌握雙語的6名民輔警調配至義和塔拉派出所。

一直以來,義和塔拉派出所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與公安基礎工作深度融合,在派出所戶籍窗口,雙語民警幫助少數民族群眾辦理各類證件、開具各項證明,定期深入少數民族學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與法律知識宣講,定期深入牧民家中進行防火、防盜、防騙知識宣傳。此外,派出所組織成立農牧民“紅袖標”隊伍,在轄區內開展義務治安巡邏,最大限度地將各族群眾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派出所聯合村委會設立駐村警務室,配備駐村輔警,真正將“派出所”建在群眾家門口,方便解決小事、急事、難事,縮短了服務半徑、延伸了服務觸角。

義和塔拉派出所所長金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派出所將持續貫徹落實黨的民族團結進步相關政策,全面做好警務服務、社會治理、法制宣傳、安全防范、民族團結進步等各項工作,不斷提升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