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交鑰匙”服務100%覆蓋,車輛平均檢測時間減少30%

本文轉自:齊魯壹點

記者 張玉巖

4月21日,山東省生態環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落實移動源環境管理便民措施”有關情況相關情況。

記者了解到,山東省16市機動車環保檢驗“交鑰匙”服務均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其中,濟南市每年開展機動車排放檢驗約110萬輛次,已取得機動車排放檢驗資質的檢驗機構共104家,其中正常運營的96家,檢測線380條,檢測量及機構數量均位于全省前列。截至目前,濟南市96家在營機動車環保檢驗機構均已落實“交鑰匙”服務,實施率100%,車輛平均檢測時間減少30%。

濟南市機動車污染防治中心主任李建義介紹,2016年,濟南市生態環境、公安、市場監管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印發貫徹落實國家三部委通知加強機動車環境監督管理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濟環字〔2016〕177號),自此逐步建立起排放檢驗遠程監督抽查、現場監督檢查、多部門聯合監管的工作模式。

用好信息化監管手段。通過機動車排放檢驗監管平臺對機動車排放檢驗數據實時自動審核,將明顯違背國家標準、政策法規的檢驗數據判定為異常數據,將可能存在違規檢測行為的檢驗數據判定為預警數據,對檢測視頻中疑似存在明顯可視煙度的檢驗數據平臺主動預警。相關分局對以上問題現場核實,確認其排放檢驗規范性、有效性,確實存在違法行為的依法處罰,并將檢查情況上報市局。

排放檢驗與維修閉環管理。在2018年于省內率先實施機動車排放檢驗與維護(I/M)制度,經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I站)檢測不合格的機動車,應前往具備相應條件的M站維修治理,維修合格后方可復檢。市生態環境、交通運輸部門通過監管系統實現排放檢驗與維修數據的實時共享,檢驗超標信息與維修治理數據實時傳遞,市生態環境局通過監管系統定期核查超標車輛維修治理及復檢情況,形成排放檢驗與維修治理的閉環管理模式,有效保障超標車輛經M站妥善維修后穩定達標排放。這項工作在國內率先開展,也是省內首個真正實現了排放檢驗與維修治理數據閉環傳輸的城市。

依法查處違法行為。2021年,濟南市共開展排放檢驗機構專項檢查3輪次,聯合市公安、市市場監管部門開展聯合監督檢查2輪次,各分局對轄區檢驗機構監督檢查月度全覆蓋,全市共開展監督檢查1132家(次),篩查檢驗數據5.7萬條,發現不符合項548項,對4家存在違規檢測行為的檢驗機構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35.8萬元;全市共8259輛超標排放機動車經M站維修后復檢達標。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