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解封是我最好的生日禮物”

本文轉自:東南早報

4月10日 天氣晴

講述人:臺商投資區東園鎮副鎮長、東園村掛鉤領導 林承報

記錄人:記者許奕梅 通訊員楊婷婷

距離3月30日我所掛鉤的東園村解封已經十多天了。那一天也是我的生日,雖不能回家,解封是我最好的生日禮物。

回想起3月15日,當得知臺商區的第一個確診病例出現在自己所掛鉤的東園鎮東園村時,種種情景仍歷歷在目。

雖然這兩三年來做過無數次的演練,也熟悉疫情防控導則,但當病例真的來臨時,大家都還是有點慌。但戰疫的號角吹響,迅速、精準防控不容有一點閃失。

面對第一次“入險”極度恐慌的群眾,面對第一次“出征”不知所措的戰友,我似乎也忘記自己也是“第一次”涉入疫情防控“腹地”。作為掛鉤村領導,我必須挑起重擔,沖在一線,靠前指揮,通宵組織封控布場,安排對周邊群眾逐一摸排并上門入戶核酸采樣、物資配送、垃圾清運、區域消殺……當所有封控措施一一布置到位后,竟都忘了自己已50個小時沒合過眼。

疫情防控既要“站前線”,也要“保后方”。為了安撫封控區群眾的情緒,并精準提供服務,我牽頭組建了一個封控區服務微信群,主要做“聽、說、問、辦”四件事,一方面對群眾的情緒進行疏導,另一方面盡力解決群眾訴求。當疫情防控以民為出發點后,轄區群眾也漸漸理解和支持防疫工作,從一開始的情緒暴躁,到現在解封后與我見面時還能互相問好。

東園村不僅是封控區所在區域,還是東園鎮鎮區所在地,外來人口多,大型商超、藥店集中于此,疫情防控壓力不言而喻。我此前因做過一場甲狀腺癌手術,至今仍需每日服藥,但疫情面前似乎也忘了遵醫囑,和一線抗疫人員一樣,熬夜、三餐不定都是常態。真的忙起來,晚上就“以車為家”,白天累了就找個角落稍微瞇一會,大家基本都處于高負荷運轉狀態。

但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在“嚴防死守”下,3月30日,東園村解除封控,巧的是,當天正好還是我的生日。

解封后,我依舊得在一線“站好崗”。4月6日,東園鎮鎮域調為防范區后,我作為分管經濟的副鎮長,工作也逐步轉移到指導企業復工復產工作上。

按照工業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閉環管理導則指導并督促企業有序恢復生產,并入企核查企業的安全生產、疫情防控、愛國衛生等措施是否到位,做到達標一家復工一家。同時也督促企業嚴格落實兩點一線的生產閉環管理措施,并協調其他兄弟鄉鎮解決防范區內企業員工的通勤問題。截至4月9日,全鎮已有84家工業企業復產復工,發放企業員工通行證3838張。

在大家的努力下,疫情終要散去,一切將恢復如初。家人們,讓你們久等了。疫情結束后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趕緊回家,和老婆和孩子團聚。

關鍵詞: 生日禮物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