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生態葬占比近85% “云追思”“代祭掃”成新風尚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市民在花壇葬區寄托哀思陳驥旻攝

中新網廣州4月3日電 (蔡敏婕 廖培金)清明時節,追思悠悠。3日是今年清明假期的首日,不少市民通過網上預約后,帶上鮮花到祭祀場所寄托哀思。

近年來,廣州倡導不占或少占土地的葬式葬法。據廣州市民政局提供的數據,目前,該市節地生態安葬率為84.25%。

當天,記者在廣州市增城區正果萬安園藝術生態葬區看到,市民在一大片三角梅下祭拜先人。在不少墓碑下,還擺放著逝者生前喜愛的玩偶。

廣州市民盧先生認為,花壇可循環利用安葬,有利于環境保護,而且先人常年能與鮮花綠草作伴,相信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如今,市民對生態葬法接受度逐年增加,墓碑和墓地占地面積也向小型化發展?!睋f安園副總經理孫先生介紹,目前,萬安園開發各類節地型花壇葬、壁葬、格位葬等超過1.5萬位,節地生態安葬產品的覆蓋率超過30%。

市民清明寄托哀思 陳驥旻 攝

據歷年統計,廣州市每年清明期間參與現場祭掃的市民近600萬人次,其中,港澳臺地區返穗和市外返穗祭祖的近200萬人次,各祭掃場所呈現“大流量、小空間、高密度”的特點。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該市清明祭掃實行動態的分區分級制,市民通過網上平臺預約現場祭掃。期間若發生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則會立即停止所在區轄內殯葬服務機構的祭掃服務,待疫情解除并綜合評估后適度開放。

拜祭先人,不再局限于現場祭掃。廣東多地清明期間推出多項“云祭掃”服務,部分地區的殯葬服務機構還推出代理祭掃服務,廣東陽江已收到1046名市民預約委托拜祭服務。

“總體上,市民對這些祭掃安排能理解和接受?!睆V州市殯葬管理處副處長周韻表示,清明期間,廣州市13家公墓將為所有墓位免費擦拭墓碑,并敬獻一朵鮮花。

“有些市民沒有預約便前來祭掃,我們會收下他們當時提供的祭品,免費代為拜祭,會拍個短視頻留給市民。”孫先生稱。

選擇代客祭掃的客戶中,年輕人最多。“只要對先人有懷念和追思,無論采用何種方式都是可行的。”“90后”廣州市民劉先生說。

不少墓園的“云紀念”服務平臺上,只要點擊親友姓名,即可進入紀念館,點擊虛擬祭掃,線上表達對親友的思念。

有專家認為,隨著社會不斷發生深刻變化,移風易俗是大勢所趨。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