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掌上青島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2月15日訊 青島是濱海城市,最大的優勢和潛力在海洋。2月15日,市生態環境局召開新聞通氣會,對近日出臺的《青島“十四五”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進行解讀。《規劃》對“十四五”時期我市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行頂層設計和全面系統謀劃,科學規劃部署了6項重點任務和21項重點工程項目,其中梯次推進“美麗海灣”建設、建設低碳海洋等被放在突出位置,將堅持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并重、陸海統籌和精準治理并舉,加快建設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實現“水清灘凈、魚鷗翔集、人海和諧”的美麗海灣保護目標,為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提供生態支撐。
提出海洋生態環境保護6項重點任務
錨定美麗青島建設目標,《規劃》以解決突出海洋生態環境問題為導向,以改善海洋環境質量、恢復典型生態系統、提高社會公眾獲得感為核心,提出科學合理、經濟可行、可考核、可評估的“十四五”階段性目標指標體系,確定海洋環境質量改善、海洋生態質量、親海環境品質3大領域10項指標。
《規劃》著眼2035年“重點海灣基本建成‘水清灘凈、魚鷗翔集、人海和諧’的‘美麗海灣’,美麗海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的愿景,確定了“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主要目標:到2025年,青島市入海污染源得到有效管控,近岸海域水質優良率保持穩定,主要河流入海國控斷面實現消劣;海洋生態破壞趨勢根本遏制,生態保護紅線得到嚴格管控,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海洋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穩步提升;保護利用空間布局合理有序,經濟社會功能與自然生態系統更加協調,“美麗海灣”保護與建設取得積極成效;海洋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初步構建。在清潔海洋的基礎上,向健康海洋、和諧海洋邁進,讓公眾享受到碧海藍天和潔凈沙灘,切實提高老百姓臨海親海的幸福感。
《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我市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6項重點任務和具體措施,強化陸海的整體謀劃和有機聯系,統籌陸域和海域污染防治工作,推動生態保護的區域聯動,加快建設從山頂到海洋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推動陸海協同治理見成效。持續改善海洋環境質量,深化陸源入海污染控制、強化陸海銜接區域環境管理、推進海洋污染防治。加強海岸帶生態保護,嚴守海洋生態空間、修復濕地生態環境、實施岸線保護工程、實施海島保護工程、保障海洋資源可持續發展。全面防控環境風險,提高海洋環境風險防范能力、完善海洋環境災害抵御設施。提升海洋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健全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責任體系、健全海洋生態環境治理政策體系、完善生態環境監測監管體系、加強環境治理科技支撐體系。
為完成這些重點任務,《規劃》按照不同灣區梳理了21項重點工程項目,主要包括海灣污染治理、海灣生態保護修復、親海環境品質提升以及海洋生態環境監管能力建設等類別。
梯次推進6大灣區“美麗海灣”建設
去年在全國美麗海灣優秀案例評選活動中,青島靈山灣獲評全國首批美麗海灣優秀案例第一名,成為省內唯一成功入選的優秀案例。為加強“美麗海灣”保護和建設,《規劃》明確提出,將全市49個海灣分為嶗山灣區、西岸前海灣區、東岸前海灣區、膠州灣區、古鎮口-董家口灣區以及丁字灣-田橫灣區6大灣區,梯次推進“美麗海灣”建設。“十四五”期間,將嶗山灣區、西岸前海灣區率先基本建成“美麗海灣”,打造“美麗海灣”建設樣板;“十五五”期間,將東岸前海、膠州灣、古鎮口-董家口灣區基本建成“美麗海灣”;“十六五”期間,將丁字灣-田橫灣區基本建成“美麗海灣”,實現我市“美麗海灣”建設全覆蓋。
在具體實施中,將健全“一灣一策”污染治理機制,精準實施海灣環境污染治理、生態保護修復、親海品質提升等重點任務和重大工程,有力支撐美麗海洋建設總體目標實現。比如,嶗山灣區將重點開展入海河流水量水生態恢復工程,加強村莊地區環境綜合整治,減少垃圾隨意傾倒現象,因地制宜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強生活污水有效收集和有效處理,加強鰲山灣東岸、王哥莊地區池塘養殖投入品使用管理。西岸前海灣區重點是進一步完善排水系統建設,提升污水處理設施處理標準,加強漁港污染防控和工業污染管控,清理淘汰落后產能,到2025年,海水浴場垃圾收集率100%。
我市一直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海洋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碳匯”聚集地。市生態環境局海洋處處長介紹,《規劃》中提出建設低碳海洋,增強服務碳達峰、碳中和戰略能力、促進海洋產業減污降碳。具體而言,放大貝類等經濟固碳品種漁業碳匯功能。探索建立海洋碳匯交易中心,推動藍碳資源變資產、變資本。開展藍色碳匯與健康海洋科研攻關,發展海洋低碳技術。實施近零碳排放區示范工程,探索推進低碳試點示范。在西海岸新區開展氣候投融資試點。推進海洋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大力發展生態健康養殖,打造“海洋牧場+休閑海釣”融合發展模式,推進船舶工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優先支持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海洋環保產業、循環經濟產業和海洋特色產業。推進海洋運輸結構調整優化,2025年底前,港口清潔能源和新能源占綜合能源消耗比重達到60%。(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吳帥)
(作者:吳帥)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打造“水清灘凈、魚鷗翔集、人海和諧”美麗海灣!“十四五”青島準備這樣干2022-02-15
- 點一盞愛的燈!呈貢小志愿者為環衛工人送上元宵節祝福2022-02-15
- 促進化工園區升級發展,金鄉縣人民政府與濟寧能源簽約2022-02-15
- 新蔡縣古呂街道:推進人居環境整治 點“靚”美麗宜居家園2022-02-15
- 480000000!2022-02-15
- 博雅互動:元宵節吃完湯圓,《博雅斗地主》等你來玩2022-02-15
- 小藍杯上線谷愛凌定制款 暢飲冰藍夢幻美味2022-02-15
- Michael Kirsch接任保時捷中國總裁及首席執行官2022-02-15
- 長沙交通運輸局執法部門整治“升級” 情暖群眾回家路2022-02-15
- 嶧城移動圓滿完成大案庭審通信保障工作2022-02-15
- 烏魯木齊經開區(頭屯河區)高鐵片區社會工作示范站項目啟動2022-02-15
- 青島西海岸新區隱珠街道開展“學黨史 鑄清廉 猜燈謎 鬧元宵”活動2022-02-15
- “關愛同行 共護未來”——蘭考縣召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推進會2022-02-15
- 情暖元宵佳節 臨沭消防員陪留守兒童共度元宵2022-02-15
- 在探探細數與你的幸福瞬間2022-02-15
- 薇諾娜敏感肌面霜,專為脆弱肌膚而生2022-02-15
- 探探讓我們的每個情緒都有了歸處2022-02-15
- 宋雷鳴已任省政府辦公廳一級巡視員2022-02-15
- 我省5個團隊入選第二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022-02-15
- 玉山集中力量建好“地下民生工程”2022-02-15
- 開車走江報路直上八一大橋? 6月底有望實現2022-02-15
- 問政快報(2022.02.15)2022-02-15
- 留住歷史記憶 重塑“花園”面貌2022-02-15
- 重振“贛鄱千年黃金水道”2022-02-15
- “理”出和諧生活2022-02-15
- 幸福食堂飄出幸福味道2022-02-15
- “手繪地圖”詮釋醫者仁心2022-02-15
- 剛剛,教育部發文!嚴禁以這種方式,評估幼兒園教育質量2022-02-15
- 崇仁“零距離”服務分散供養特困對象2022-02-15
- 新余“天使敲門”暖人心202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