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天團在行動 青島代顏人@海晴:為家鄉好物“代言”

本文轉自:半島網

半島網2月15日訊“黃島濱海街道有個村叫東山張村,三分之一的村民以養殖海蠣子為生,這里的海蠣子肉質雪白肥美,味道太鮮美了!”2021年12月,名為“青島代顏人@ 海晴”的短視頻賬號發布了一則視頻,受到廣泛關注。視頻中被推介的青島當地海蠣子很快就供不應求,銷售一空。而發布該視頻的賬號運營者正是網紅天團的成員之一蔣海晴,也恰恰是這次線上助農帶貨讓蔣海晴找到了助農帶貨,助力鄉村振興的全新發展道路。據了解,近日,蔣海晴又來到平度明村鎮,為當地盛產的圣女果帶貨。

一條短視頻讓青島本地海蠣子走俏網絡

蔣海晴,是地地道道的青島大嫚兒,在她所運營的“青島代顏人@ 海晴”自媒體賬號上,出境頻率最高的就是青島特色的產品和好地方。而將賬號定位在探索不一樣的美麗青島,其實源于一次偶然的經歷。

2021年,西海岸新區濱海街道東山張村的村書記找到了蔣海晴,此時蔣海晴已運營抖音賬號2年多了,收獲了很多人關注與喜愛。村書記邀請蔣海晴來幫助村民銷售青島本地特產的海蠣子。

蔣海晴幫助東山張村銷售海蠣子

“東山張村有三分之一的村民都以養殖海蠣子為生。由于這個村水域地理環境特別好,海蠣子非常受歡迎,可是每年的海蠣子都讓商販以兩三塊低價收購,忙活了一年的村民賺的很少,巨大的差價利潤都被商販所賺取。”蔣海晴詳細了解東山張村的海蠣子品質,在得知當地最缺少線上的銷售渠道后,她萌生了一個念頭,一定要把視頻拍好,讓更多的人都知道青島本地的海蠣子是非常鮮美的。就這樣,蔣海晴開始了她的第一次“助農帶貨”。

蔣海晴通過公眾號和短視頻平臺對東山張村的海蠣子進行了推廣,一下子吸引了很多人來打聽海蠣子,有要去買著嘗嘗的,有想去進貨的,還有想給員工發福利過年送禮等等,供不應求。通過蔣海晴和她團隊所搭建的線上銷售渠道,村民們的海蠣子很快就銷售一空。

“以前我們都知道乳山的海蠣子十分肥美,但這次之后,很多吃過的粉絲特意來留言夸咱本地的海蠣子味道這一點不差。”對于把家鄉的產品推薦給更多人,蔣海晴滿滿成就感。蔣海晴還告訴記者,自從幫助東山張村把線上銷路打開后,當地農民的收入也明顯提高了。

一次成功帶貨讓青島大嫚兒決心為家鄉好物代言

“其實,在我和我的團隊的創作過程中,走進過很多像東山張村這樣的小村子,發現了很多具有本地特色的東西,但因為村民對新媒體不夠熟悉,無法分享到線上銷售。”蔣海晴告訴記者,她是2014年開始接觸新媒體,2016年轉戰運營新媒體微信公眾號,多年來一直扎根本土,關注和創作本地的優質內容。而隨著短視頻的興起,2019年她和她的團隊開始接觸抖音做短視頻。

“我們賬號一開始定位是探店類短視頻,慢慢地打造出了個人IP形象,抖音上吸引了十幾萬的粉絲,得到不少關注和支持。”蔣海晴說道,這次成功帶貨,其實給她帶來了不小的觸動,也讓她和她的團隊對賬號內容進行了重新的思考與定位。

蔣海晴告訴記者,這之后,她開始有意識地側重宣傳青島特色的產品,特別是一些缺少宣傳的農副產品,希望能夠幫助農民增收,鄉村致富。

肩負起網紅的責任 助農帶貨帶動家鄉致富

“今年,東山張村的海蠣子買的更好了,趕在春節前就早早的銷售完了。而且眼下,村民們腰包鼓了,變得更加敢想敢干。”蔣海晴告訴記者,前段時間,她從東山張村了解到,目前,村里已經著手注冊東山張海蠣子的商標,計劃把海蠣子銷售徹底轉到線上。

而就在于此同時,蔣海晴也有了新的身份。2021年,她加了由半島都市報發起的“網紅天團”。自從加入“網紅天團”后,她被許許多多正能量“滿格”的青島自媒體人故事所激勵。

“以前是單打獨斗的狀態,現在不一樣了,找到了組織,也清晰感受到了作為一名網紅身上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蔣海晴說道,她更加堅定了助農帶貨、助力鄉村振興的發展方向。

蔣海晴(左一)實地參觀明村鎮圣女果種植基地

蔣海晴告訴記者,近期,平度明村鎮鎮委就找到了她,邀請她來幫助銷售當地盛產的圣女果。“明村鎮盛產圣女果,銷路一直在本地,由于村民們投入太多,價格卻上不去。經考察后,我想幫助他們把品牌做好,利用線上銷售把幫助村民擴大銷路范圍。”蔣海晴告訴記者,她正在策劃這個事情,并會在自己運營的新媒體平臺幫助他們做相應的宣傳。

作為網紅天團的成員,蔣海晴表示,在2022年,她越來越清晰自己的方向和規劃,希望能繼續推薦青島最美的地方、更好吃的美食,講述更感人的故事,發出正能量。

半島全媒體記者孫貼靜李京媛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