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江企業提出“幸福的煩惱”,浦東新區領導回應:企業好區域才好,要加緊對接

本文轉自:上觀

“我們信誼藥廠的新生產線正式投運后,所產的國家一類生物制品培菲康市場銷售非常好,一年有七八個億的銷售額……”

“我們羅氏去年又有一批新藥獲批。其中一款超級達菲相比傳統達菲72小時才能消除流感病毒,時間縮短到24小時,獲批當年就進了醫保,讓我們很受鼓舞……”

張江是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創中心的主陣地,集聚了大量的科創企業。1月19日上午,浦東新區區長杭迎偉攜區科經委、建交委、應急管理局、消防支隊等部門主要領導,先后走訪了其中三家重點企業。每到一處,話還沒說幾句,企業就忍不住分享一個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

不過,好消息的背后,也藏著企業“幸福的煩惱”。

去年的最后一天,近3萬平方米的上藥生物醫藥產業基地項目順利完成了大底板澆筑工程。該項目旨在圍繞治療性抗體、細胞治療、基因治療等生物醫療創新領域,打造國內生物醫藥板塊布局齊全、技術領先的孵化轉化基地和產業化平臺,計劃于2023年建成并投入運營。

建成后,不僅上海生物醫藥前沿創新中心將來這里辦公,其他全球頂尖的生物醫藥公司,也有計劃來這里開設創新孵化中心。

“能夠推動平臺向更多大中小型企業開放,促進產業融合創新是好事情。你們有什么困難?”區領導問。

上海醫藥董事長周軍隨即提出了兩項有關用地的問題。其一就是生產培菲康的信誼藥廠的擴建問題。“目前因為周邊用地規劃原因,申報的時候遇到一些阻力。但我們的藥市場反響這么好,實在想乘勝追擊加碼投入……”

聽了企業因發展勢頭良好帶來的“幸福煩惱”,杭迎偉趕忙轉向科經委和建交委的負責同志:“這個問題回去以后抓緊對接一下。”隨后又詳細詢問了企業目前投資在浦東的項目具體位置。

醫藥行業近年來迎來爆發期,特別伴隨著新藥上市進程的不斷加快,張江許多藥企都產生了擴容和增資的意向。不過,一家企業要在一個地區長期投資,地區能否給予企業帶來較穩定的政策預期是關鍵。在浦東新區政府走訪羅氏制藥時,中國區總裁邊欣就提出了一個市場主體普遍關心的問題:

“‘十三五’期間,我們獲得了來自上海和浦東的稅收政策支持,發展向好。進入‘十四五’后,我們是否還能享受這些政策還不清楚。另外,我們有兩家公司,注冊在浦東新區的不同板塊,可享受的政策也存在一定差異性,有沒有辦法破解?”

羅氏制藥是第一家落戶張江的中外合資企業,深耕浦東近30年,2021年工業產值達到125億元。近年,羅氏制藥也一直加大在中國的研發投入,先后建造了全新的研發中心、成立大企業開放創新中心。面對企業的訴求,杭迎偉當即表示,政策一定要有持續性、穩定性,讓企業能夠放心投入。“我們的相關部門一定會盡快給企業安排相應的政策指導,政策直達企業最重要!”

羅氏的創新藥品陳列。

在此次“促發展、保安全”大走訪、大排查過程中,浦東新區政府針對企業生產安全方面,問得尤為仔細。

走到盛聯精密氣體(上海)有限公司察看壓縮氣體生產儲存設備的時候,區領導特地上前摸了其中一根表面結霜的管道,“這個周圍冒氣,是不是哪里漏了?“

總經理唐瑞平立馬變身“科普達人”:“這不是漏氣,是管道周邊氣溫低發散的冷氣,就和冰箱冷凍室打開后的氣霧是一樣的。”

盛聯精密氣體自2002年來到張江,主要從事電子產業用高純度氣體及特殊氣體的生產和經營。幾年前,企業一家大客戶擴大生產,帶動盛聯精密氣體也進行了廠區擴建。如今,企業已有一套35000Nm3/h空分制氮裝置及配套設施、一座氫氣間、4 座液化氣體儲罐及其汽化器,設備群看上去十分壯觀。

盛聯精密氣體的大型設備。

浦東新區領導對幾種設備的情況進行了逐一了解,并一再叮囑身邊的安監部門負責人:“要把握好風險,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不久前,羅氏制藥針對疫情防控做了一整套企業預案。浦東新區領導聽后頻頻點頭,還補充道:“根據我們以往的經驗,也可以給大家提供一點‘小建議’:多備一些桌椅板凳、行軍床等物資,關鍵時候能派大用場。大家齊心統籌好發展和安全的關系,企業好,區域才能好。”

關鍵詞: 浦東新區 企業 才好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