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居財經 徐酒眠
【資料圖】
歷時179天,鑫苑服務(01895.HK)仲裁地產母公司鑫苑置業的官司,終于宣告了勝訴。這一步走完了,接下來才是最大的難關。
“被索賠人應向索賠人轉讓若干非現金資產,并立即向索賠人以現金方式支付上述款項與仲裁庭所宣告的被索賠人提供的非現金資產的價值之間的差額。”雖然在香港國際仲裁中心作出的裁決指示中提到了“立即”二字,但鑫苑置業負債累累,鑫苑服務何時能將這4個多億的賠付款盡數拿到手,似乎仍充滿著不確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被違規挪走的是真金白銀,但鑫苑服務如今追回的有一部分將被“以資抵債”。是車位、商鋪、辦公樓,還是商品房……不管將收到什么,對鑫苑服務而言都不過是退而求其次的無奈選擇。
對走輕資產路線物企而言,這類重資產拿到手,若出售套現,是否賣得上價;若自營收租,又何時能回本,都要畫上一個問號。
只是房企深陷債務泥沼,糧草告急,沒有現金償還給物企,還能夠拿出資產相抵,總是好過了讓應收賬款變成計提的壞賬。事實上,今年以來,以資抵債正在成為越來越多開發商與物企結算欠款的方案,并付諸實施。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在部分相關案例中,被拿出來抵債的重資產項目,存在實際估值低于抵銷應付款項金額的情況;且在這個過程中,時有物企反而又倒貼出了部分資金。
追債還要被薅羊毛。
1250億應收巨款
“翻開財務報表,賺到的是一大堆應收賬款。”
地產行業萎靡,物業公司傳統的好客戶——開發商們變得捉襟見肘,對物企賬單的優先支付度降低。延遲付款導致物業公司應收賬款激增,在最近兩期財報表現尤為突出。
今年4月份,以貿易應收款為樣本,樂居財經《物業K線》統計了50家港股物企,在減值撥備額合計超92.17億元后,還有超過682.25億的貿易應收款,較上一年同期的490.79億元增長約39.01%;而同期,這50家物企的營收增幅均值約為10.17%。
日前,樂居財經《物業K線》又對目前發布2023年中期業績報的56家港股物企進行了應收款統計,并將口徑擴大到了貿易應收款、其他應收款、預付款項及預付稅項等。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56家港股物企的應收款合計超1250億元,較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1093億元增長約14.7%。同期,這56家港股物企創造的總營收約為1267億元。
即使在2022年業績報和2023年中期業績報中,不少物企都進行了大額計提,但整體來看,上市物企目前的應收款壓力依然不小。
具體來看,今年上半年,56家港股物企的應收款均值約為22.38億元,超過均值水平的共有18家;而2022年底約為19.51億元,當期超過均值水平的也是有18家。
今年上半年,以207.33億元奪魁并蟬聯“營收王”的碧桂園服務,應收款也遠遠領先,其貿易應收款及其他應收款約為240.53億元,而緊隨其后的雅生活服務和萬物云的應收款分別約為99.36億元、94.42億元。
應收款數額排在第4位的保利物業(68.51億元),較2022年增長118.44%,環比增幅排在首位。今年上半年,其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較2022年底增加約6.98億元。保利物業表示,一部分原因是在管面積擴大和項目數量增加,另一部分原因是公共服務項目的物業管理服務收入占比提升,但受到信貸期的影響,貿易應收款余額增加。
不過,真正導致保利物業應收款劇增的其實是一筆保證金,其與關聯方保利發展集團開展車位租售業務代理服務支付了30億的保證金。根據合同,這筆錢將在今年12月份收回。
打折追債
回款、追債,正在成為上市物企重要的工作之一。今年以來,收債收到重資產的案例不斷。
6月21日,方圓生活服務與鶴山市富都物業發展有限公司訂立了一份置換協議。據此,后者將旗下23套住宅物業轉讓給前者,以抵銷其拖欠方圓生活服務的1600萬元應收款。(物企被迫買房)
幾天后,6月30日,雅生活服務與雅居樂集團“以房抵債”的首筆交易完成落地,后者向前者轉讓406項物業,其中347項為住宅物業,59項為商業物業,涉及總建筑面積約為4.25萬平方米,而該等物業合計抵銷約2.823億元的應收款。(這家物企成功追債地產爸爸)
不到一個月,7月21日,遠洋服務宣布,以6.26億元的對價收購關聯方遠洋集團部分資產,包括4961個車位、168項商用物業。在這筆交易中,遠洋服務應付的代價將與應收款項全數抵銷。
緊接著8月13日,金科服務也宣布與金科集團訂立物業轉讓協議,后者向前者轉讓19項住宅物業、6項商業物業、8項寫字樓,以及3項產業園,共計36項物業物業以抵銷2040萬元的應收款。(物企追債地產,反倒貼百萬定金)
9月26日,燁星集團與北京銳鴻達企業資詢有限公司訂立了一項轉讓協議,也涉及資產抵債。后者將旗下的一座辦公大樓的使用權讓渡給前者,為期17年10個月,以抵銷3684.69萬元的未償還的可退還保證及貿易應收賬款。(沒錢還債,地產商拿資產抵給物企)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幾樁交易對物企而言都沒有很劃算。
比如,方圓生活服務、金科服務不僅沒有拿回現金,將應收款變成了資產反而倒貼了錢,前者向交易對象富都物業發展支付一筆400萬元的首付,后者在交易中也以現金方式支付了一筆180萬元的代價差額作為預付定金。
即使沒有倒貼資金出去,用以抵債的物業估值似乎都高于實際價值。以遠洋服務收購的車位和商鋪為例,交易公告顯示它們2022年凈利潤僅有42.9萬。以此計算,這筆收購的市盈率高達1459倍。
無論盈虧與否,關聯地產商沒錢還債,拿出資產抵給物業,總是避免了相關應收款淪為壞賬的局面。可以預見,以資抵債的故事還將繼續。
以貿易應收款為樣本,樂居財經《物業K線》統計的56家港股物企中,有42家披露了今年上半年關聯貿易應收款情況,總數額約291億元。這當中,除了減值撥備的部分,還將有多少會被關聯方拿資產抵銷尚不可知。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 物企的巨額賬單2023-10-20
- 金地集團已兌付于10月18日到期的購房尾款ABS 本金額7.89億元2023-10-20
- 開展消防安全檢查 助力文明城市創建2023-10-20
- 朗迪制藥被責令停產停業整頓2023-10-20
- 全面提升森林防火工作水平2023-10-20
- 中國建筑國際前9月營業額794.9億元,同比增8%2023-10-20
- 深灣超總中央綠軸又迎新進展!占地31公頃,“超級校園”又進一步2023-10-20
- 2023山西民企百強出爐 “百億級”民企達31家2023-10-20
- 這個“00后”,最愛老物件2023-10-20
- 吐魯番市2023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攬金587.03億元2023-10-20
- 網絡中國節·重陽丨愛是陪伴 不只今天2023-10-20
- 瑞銀:上調對中國2023年和2024年的經濟增長預測2023-10-20
- 未來我國鐵路“黃金雙十字”交匯點,蘇州相城搶抓機遇2023-10-20
- 金風科技發布多款全新海陸旗艦產品2023-10-20
- “越桂蓉歐快線”班列首發 拓展東盟對外貿易通道2023-10-20
- 前三季度寧夏企業在RCEP項下進口享惠貨值超1億元2023-10-20
- 抖音電商“煥新非遺·宜興站”活動開啟 助力非遺紫砂陶技藝傳承與發展2023-10-20
- 9月中國70城新房價格:15城環比上漲 一線城市止跌2023-10-20
- 央廣財評|三季度“成績單”彰顯中國經濟穩中向好2023-10-20
- 經濟隨筆丨關于三季度經濟數據的七個“看”2023-10-20
- 從西安港到青島港 外媒記者探訪“一帶一路”陸海交通樞紐2023-10-20
- 海南自由貿易港東南亞投資中心揭牌成立2023-10-20
- 泰國總理賽塔:“一帶一路”是促進各國經貿密切合作的紐帶2023-10-20
- 湘贛粵港澳區域協同再發力 助推中醫藥“走出去”2023-10-20
- 中韓鋼鐵“大腕”強強聯手 投資超41億元鋼鐵項目投產2023-10-20
- 未來將逐步實現零關稅 中塞自貿協定為共建“一帶一路”注入新動能2023-10-20
- 廣西誠邀長江經濟帶企業共享中國—東盟產業合作區新商機2023-10-20
- “中國刀剪之都”舉辦博覽會 首次有境外品牌參展2023-10-20
- 中海企業發展集團10億元中期票據將付息,利率為2.85%2023-10-20
- 加強數字經濟合作、推動綠色發展…… “一帶一路”聚焦這些領域融合共建2023-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