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擬定3年住房規劃!吸引深圳人群置業,沿城際建大型社區

近日,惠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布《惠州市住房發展規劃(2023—2025年)》(公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劃),公開征求意見。


【資料圖】

規劃主要目標:2023-2025年,惠州市批準預售新建商品住房21萬套左右,招拍掛供應住宅用地265公頃左右。2023-2025年,惠州市新增籌建公共租賃住房560套,發放租賃補貼1173戶,新增籌建保障性租賃住房不少于16000套(間),力爭達到21000套(間)。

規劃表示:

1、優先推進中心城區等公共服務配套設施較完善區域的住宅用地供應,暫緩公共服務配套設施不完善區域的住宅用地供應。

2、產業園區及其周邊區域,適當增加中低價位、中小戶型商品住房和租賃住房用地供應。

3、提振市場信心,促進用地市場回暖。支持特殊情況的房地產開發企業,緩交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

4、合理確定本行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首付款比例和貸款利率。

5、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優化惠城區、惠陽區、大亞灣開發區、仲愷高新區的落戶條件,對于擁有自有產權住房的人群,探索適當放開居住就業和參加社會保險的年限限制。

6、加快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與住房的良性循環。加大教育投入,積極引入優質教育資源,憑借房價優勢,吸引深圳、東莞等周邊城市,甚至是粵東、粵北區域的人群到惠州市安家置業。

7、推動與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都市圈道路交通基礎配套設施和教育、醫療、商業等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共建。

8、探索與深圳建立以“軌道交通+產業園區+人才小鎮+公共配套”為要素的都市圈城際住房合作模式,沿區域性高鐵、城際鐵路、軌道周邊發展TOD居住單元,建設多個占地1-2平方公里的配套齊全的大型安居社區。

主要目標

●?2023-2025年,惠州市批準預售新建商品住房21萬套左右,招拍掛供應住宅用地265公頃左右。

●?2023-2025年,惠州市新增籌建公共租賃住房560套,發放租賃補貼1173戶,新增籌建保障性租賃住房不少于16000套(間),力爭達到21000套(間);住房公積金新開戶職工人數34.25萬人,住房公積金新增繳存額170.86億元。

●?2023-2025年,惠州市新開工住宅綠色建筑面積占比達到100%,新增城鎮老舊小區改造300個。

穩市場: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方案,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嚴格控制新增供應,集約節約用地。將住宅用地近三年年平均完成交易量以及對應的住宅建筑面積,作為測算下一年度供地計劃總量的參考。商品住房去化周期長、土地流拍率高、市場需求明顯不足的縣(區),按規定控制商品住房用地供應規模。

暫緩重大產業園區和重大平臺之外以及配套不完善區域的住宅用地供應。堅持按照“先配套、再供地、后開發”原則,優先推進中心城區等公共服務配套設施較完善區域的住宅用地供應,暫緩公共服務配套設施不完善區域的住宅用地供應,提高住宅用地質量。

●?產業園區及其周邊區域,適當增加中低價位、中小戶型商品住房和租賃住房用地供應。

●?提振市場信心,促進用地市場回暖。適當降低拿地準入門檻,優化競買人資格要求、競買保證金比例、地價款支付方式等。優化調整住宅項目配套教育設施建設管理要求,在地價款核定中充分考慮配套教育設施建設費用。支持特殊情況的房地產開發企業,緩交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強化土地供需對接,加強供前推介和溝通,提前摸底房地產開發企業拿地意愿。

●?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

●?商業銀行要實施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合理確定本行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首付款比例和貸款利率。

●?繳存職工在惠州市購買新建商品住房的,允許先提取本人及其配偶的住房公積金用于支付購房首付款。

●?支持有條件的縣(區)實施購房契稅補貼或發放住房消費券,支持“二孩”“三孩”家庭。

●?實施更加積極寬松的落戶政策,探索適當放寬準入條件。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優化惠城區、惠陽區、大亞灣開發區、仲愷高新區的落戶條件,對于擁有自有產權住房的人群,探索適當放開居住就業和參加社會保險的年限限制。

●?加快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與住房的良性循環。加大教育投入,積極引入優質教育資源,憑借房價優勢,吸引深圳、東莞等周邊城市,甚至是粵東、粵北區域的人群到惠州市安家置業。

●?推動與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都市圈道路交通基礎配套設施和教育、醫療、商業等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共建,合理引導與規范深圳、東莞等地外溢居住需求, 堅決抑制投機炒作的需求。探索與深圳、東莞編制城際住房聯動發展規劃,科學劃定城際住房重點協同地區,加快完善城際住房重點協同地區的基礎設施配套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

●?探索與深圳建立以“軌道交通+產業園區+人才小鎮+公共配套”為要素的都市圈城際住房合作模式,沿區域性高鐵、城際鐵路、軌道周邊發展TOD居住單元,建設多個占地1-2平方公里的配套齊全的大型安居社區,促進惠州市臨深片區的基礎設施和市政配套發展,優化人才住房在城市群的空間布局,促進各城市分工合作,實現資源互補與功能融合,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

強保障:深入推進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穩妥推進住房公積金制度改革

●?堅持以配建和盤活為主籌建公共租賃住房。有新增公共租賃住房實物供給需求的縣(區),可立足當地實際,制定在商品住房項目中配建公共租賃住房的政策,明確配建比例。鼓勵縣(區)將存量住房用作公租房。推動公共租賃住房從“建好”轉向“管好”,不斷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

●?提高租賃補貼保障占比,引導住房保障對象通過住房租賃市場解決住房問題,支持有條件的縣(區)可將租賃補貼發放對象范圍覆蓋到城鎮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等其他住房困難家庭或者個人。

●?以產業園區配套用地新建為主,企事業單位自有存量土地新建和新供應國有建設用地新建為輔,非居住存量房屋改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新建以及其他籌集途徑為補充方式的籌建保障性租賃住房。

積極探索推進存量空置商品房等房源轉為保障性租賃住房,鼓勵市屬、縣(區)和產業園區國企平臺統租運營,面向新市民、青年人、人才等群體出租。鼓勵市屬、縣(區)和產業園區國企平臺收購庫存商品房用作保障性租賃住房,支持房地產開發企業將庫存商品房轉化為保障性租賃住房,打通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商品房的政策通道。

●?2023-2025年,全市保障性租賃住房籌建財政資金力爭投入3.77億元,其中中央2.23億元、省1.13億元、市縣0.4億元。

●?繼續實施三孩家庭住房公積金優惠政策,符合三孩(含以上)家庭條件的繳存職工,在本市無自有住房且租賃住房的,可按照實際房租支出提取住房公積金。繼續實施預提住房公積金支付購房首付款政策,減輕購房職工家庭支付首付款資金壓力。繼續實施高層次人才住房公積金優惠政策,繳存住房公積金的I類人才夫妻雙方貸款最高額度為150萬元,II類人才夫妻雙方最高貸款額度為90萬元。

撐產業:圍繞“3+7”產業園區建設,滿足企業員工居住需求,支持制造業當家

● 支持高層次人才通過租住專家公寓或者購買商品住房解決住房問題,支持中端人才通過租住人才安居住房或購買商品住房解決住房問題,支持基礎性人才和普通企業員工通過配套宿舍等就近居住。

●?人才安居住房以項目配建為主,集中新建為輔。

●?新引進人才安家補貼。非行政機關、非參公管理單位、非個體工商戶新引進的45周歲以下博士研究生享受20萬元安家補貼,分3年按6萬、7萬、7萬發放。非行政機關、非參公管理單位、非個體工商戶新引進的45周歲以下博士后,50周歲以下具有正高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才享受30萬元安家補貼,分3年等額發放。

●?高層次人才住房公積金優惠政策。

繳存住房公積金的Ⅰ類人才,即《惠州市高層次人才分類目錄》認定的特級人才和A類人才可享受放寬購房提取條件,放寬租房提取額度,貸款額度不受繳存余額限制,提高貸款最高額度等優惠政策。其中,Ⅰ類人才連續正常按月繳存滿6個月以上并已在我市開戶繳存且符合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其他條件的,購買家庭首套、二套自住住房,貸款額度不受繳存余額的限制,可足額申請100萬公積金貸款額度;夫妻雙方最高可申請150萬公積金貸款額度。

繳存住房公積金的Ⅱ類人才,即《惠州市高層次人才分類目錄》認定的B類人才、C類人才以及目錄外的全日制碩士、副高職稱以上人才,連續正常按月繳存滿6個月以上并已在我市開戶繳存且符合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其他條件的,購買家庭首套房的,可申請最高60萬公積金貸款,夫妻雙方最高可申請最高90萬公積金貸款;購買家庭二套房的,可申請最高50萬公積金貸款,夫妻雙方最高可申請80萬公積金貸款。

●?重點推進產業園區居住配套提升工程:

大亞灣開發區:荃灣港區處于起步建設階段,尚未完成招商工作,已進駐企業的配套宿舍正在建設之中,居住配套壓力不大。建議集中新建產業園區居住配套,提高用地效率,避免宿舍空置或部分緊張;根據企業入駐情況,有序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工作。

仲愷高新區:居住配套相對較好,能夠滿足現階段居住需要。建議加快規劃用地的征收工作,充分利用保障性租賃住房優惠政策,激發各方主體的積極性,解決好企業基層員工的住宿問題。

中韓(惠州)產業園:博羅片區與惠東片區處于前期施工,大亞灣片區與惠陽片區規模較小,已有宿舍便可滿足員工住宿需求,仲愷片區與惠城片區居住配套較為多元,供給充足。現階段居住問題表現為企業管理人員與專業技術人員居住條件相對一般,以及部分片區住宿緊張。建議未投產片區集中建設生活配套,提高用地效率;提升配套宿舍品質,適當提高配套宿舍的建設標準,建設一定比例的公寓型租賃住房,滿足企業員工家庭的居住需求。已投產片區統籌規劃好未開發建設用地,根據企業入駐情況,有序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工作,加快形成產城融合發展模式。

惠城高新科技產業園:水口-馬安片區的水口街道部分現有居住配套主要包括企業宿舍和周邊村民住房,居住問題為部分企業員工住宿緊張,企業管理人員與專業技術人員居住條件較差。由于該片區新增用地困難,建議積極利用周邊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支持利用保障性租賃住房政策紅利,實現廠村共融發展;建議整合運營村民閑置房源,發揮國企平臺作用,統一面向企業員工出租。

惠陽(象嶺)智慧科技產業園:北部片區現有居住配套為企業宿舍、人才安居住房、周邊村民住房以及商品住房,發展飽和,住宿緊張。建議北部片區結合用地盤活工作,籌建保障性租賃住房;同時建議整合運營村民閑置房源,發揮國企平臺作用,統一面向企業員工出租。未投產的南部片區集中新建產業園區居住配套,提高用地效率,避免宿舍空置或部分緊張。

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園區尚在建設之中,內部業態為化工生產,按照相關規定不設居住配套。建議短期內整合運營周邊村民閑置房源,發揮國企平臺作用,統一面向企業員工出租;中遠期加強周邊用地的統籌規劃,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解決園區企業員工住房問題。

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企業本地化程度較高,已有居住配套基本能夠滿足員工住房需求。居住問題表現為企業管理人員與專業技術人員居住環境不佳。建議配建一定比例人才安居住房,滿足企業員工家庭的居住需求。

龍門工業園:企業本地化程度較高,外地員工規模有限,居住需求可在片區內宿舍解決。建議新增用地規劃先行,集中設置生活服務設施,提高用地效率。

大亞灣新興產業園:北部片區現有居住配套包括企業宿舍、周邊村民住房以及市場化公寓,發展飽和,住宿十分緊張。建議北部片區結合用地盤活工作,籌建保障性租賃住房;同時建議整合運營周邊村民閑置房源,發揮國企平臺作用,統一面向企業員工出租;南部片區加快施工進度做好規劃,集中布局員工宿舍以及生活配套,緩解北部片區的居住問題。

廣東(仲愷)人工智能產業園:已有居住條件相對較好,有效滿足各層次居住需求,基本實現職住平衡、產城融合。建議加快推進已開工的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形成有效供應。

【惠州樓市大事】?所屬房網/咚咚找房平臺 資訊中心團隊原創號,轉載文章請注明來源,轉公眾號請與我們取得聯系!

本文部分信息及圖片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