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藍光發展退市后,還會有其他房企陸續退市,出險房企要如何自救?
從今年4月6日股價低于1元開始,到6月6日被強制退市,歷時共2個月,藍光發展終被強制退市。
【資料圖】
6月6日,*ST藍光(600466.SH)因公司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均低于1元,觸發交易類強制退市規定,被上交所終止公司股票上市。至此,藍光發展正式摘牌退市,成為2018年以來,A股第一家退市房企。
藍光發展從2015年4月16日在上交所重組上市,到今年6月6日退市,其上市時間7年有余。
從昔日四川房企一哥,到債務爆雷、強制退市,藍光發展的退市在行業中至少有兩大警示:
其一,開發商過去數年來依賴“高負債、高杠桿、高周轉”的發展模式已經落幕,在藍光發展后面還會多家房企陸續退市,也曾是“三高”模式的典型房企;
其二,出險房企“躺平”,既得不到資本市場的支持,也難以獲得政策扶持,只會讓公司進入惡性循環,只有積極化債、保交樓、保施工,給投資方、購房者一個合格的交代,才是出險房企應該做出的選擇。
雖然很難,但作為曾經吃盡了行業和政策紅利的房企,應該在這個時候更負責任一些,而不是拖欠幾百億的債務和多個城市的開發項目,一退了之。
01
退市根源:債務爆雷、資金鏈斷裂
藍光發展起家于四川成都,2012年開始向全國多個城市拿地擴張,2015年實現借殼上市,隨后開啟高速擴張模式,頻頻高價拿地,一度成為四川房企一哥。
2019年9月20日,藍光發展正式入駐上海運營總部,形成“上海+成都”雙總部發展格局。
諸葛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陳霄分析指出,藍光發展在規模快速擴張的同時,業績以及利潤率卻在下滑,負債規模也持續走高,尤其是近幾年來,在疫情黑天鵝因素以及行業下行等多重壓力下,其高杠桿、高周轉、高負債模式的弊端加速暴露,加上企業沒有及時調整戰略部署,危機持續蔓延。
債市觀察梳理數據發現,藍光發展年度銷售額從2015年上市時的約182億元,到2019年約1015億元,突破千億銷售只用了四年時間,其中2016年到2018年,三年平均年增長率高達68%。
銷售額快速增長的原因是藍光發展通過高負債收購更多的土儲,數據顯示,從2017年到2020年,藍光發展的拿地金額從225億元增加至529億元,而2018年到2020年這三年的新增土儲分別是1496萬平米、1121萬平米和962萬平米,年均新增土儲超千萬平米。
與土儲同步快速增加的是負債,據媒體報道,2015-2020年藍光發展有息債務總額從172億元上漲至729.85億元,呈逐年攀升態勢。
持續增加的負債讓藍光發展的資金鏈岌岌可危。
2021年7月,藍光發展首次宣布債務逾期,而在“官宣爆雷”之前,藍光發展已經出售了旗下醫藥和物業板塊資產,合計出售金額約58.64億元,并轉讓了旗下至少4個項目的股權,但仍填不上債務窟窿,可見藍光發展的資金鏈有多緊張。
企業預警通數據顯示,藍光發展2015年上市后,其2016年~2020年的總負債幾乎每年都保持在30%以上(只有2017年約為28%)的增幅。
其中,藍光發展在2018年總負債同比大增62.46%,首次突破1000億元,達到約1237億元;2019年~2020年的總負債增幅均超過30%,2020年負債達到歷史峰值的2118.68億元。
02
“躺平”不可取,超400億債務逾期
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分析稱,對出險房企來說,退市對公司的影響主要在融資、估值和銷售三方面,其中:
融資:退市將使公司融資渠道受限,增加公司資金鏈緊張的風險,影響公司投資活動;
估值:退市將使公司價值的估值降低,股東利益受到損害,影響投資人信心;
銷售(更為嚴重):退市后公司的聲譽受損,從而拖累品牌和產品的美譽度、忠誠度,對項目銷售產生不利影響。
劉水認為,目前港股多家房企停牌或面臨清盤呈請,也將對債務重組、銷售和再融資產生不利影響。
更有業內人士認為,藍光發展被退市后,融資難度升級,加上銷售端失力、高額負債壓頂,可能會面臨破產重組。
債市觀察了解,藍光發展債務爆雷后,債務重組一直沒有得到妥善解決,同時也缺乏外部戰投等相關資本方介入,導致公司股價持續下跌,最終被上交所終止上市。
來源:藍光發展官網
分析師陳霄認為,官宣債務違約后,藍光發展雖然也曾采取出售項目、引入戰投等方式自救但,是為時已晚、效果甚微。
截止2023年5月15日,藍光發展累計到期未能償還的債務本息金額合計425.56億元,包括銀行貸款、信托貸款、債務融資工具等債務形式。
而藍光發展化債的進度,仍然是“積極協調解決方案”,并沒有實質解決方案。
劉水分析認為,出險房企要避免退市,首先應該盡快達成債務重組方案,恢復企業正常經營,依靠經營回血來化解退市風險。
在所有避免退市的措施中,債務重組是核心舉措。
“出險房企特別是實際控制人或大股東要積極自救,采取處置資產、增加股東借款、股東注資、股東擔保等措施,取信于債權人。”劉水認為,出險房企應統籌考慮自身資產和債務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回款計劃,盤活存量項目,保交樓,使債權人增強信心,債務重組方案早日通過并且落地,企業最終恢復正常經營,達到正向循環的效果。
同樣是出險房企,融創、佳兆業等房企已經有部分項目獲得紓困基金或國企入股合作,保交樓是底線,這個底線不僅是房企的責任底線,也是房企現金流的底線。
目前,國內房企在滬深兩市以及港股市場共有9家房企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其中包括嘉凱城、泛海控股、宋都股份、中天金融等;另有20家房企停牌(其中港股共有18只內房股停牌)。
根據港交所上市規定,如果上市公司停牌超18個月,也將觸發退市機制。
在藍光發展之前,有房企中弘股份在2018年10月退市,原因也是“1元面退”;今年4月,港股房企新力控股因停牌超過18個月退市。
在藍光發展之后,也還會有房企繼續退市。
劉水認為,如果房地產市場及房企經營短期沒有明顯改善,這些房企面臨退市或不可避免。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一退了之?A股首家退市房企還有超400億債務逾期2023-06-08
- 辦得好丨織金縣一網友反映“不文明垂釣破壞生態資源”問題獲關注 全球觀察2023-06-08
- 世界播報:蘭州今年將設置瓜果臨時攤點2059個2023-06-08
- 公司表決權與股權的關系了解嗎?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如何行使表決權?2023-06-08
- 施工企業法人資格如何獲得?認定企業是否具有法人資格的方法2023-06-08
- 新野縣民政局:守護健康成長 點亮困境童年 環球快看點2023-06-08
- 哪些情形可以請求公司回購股東股權?公司回購的股權的處理方式2023-06-08
- 益路華彩,夏日清涼 | 代號七天助力高考,為夢想護航2023-06-08
- 購物碼—精準、可信的購物入口!2023-06-08
- 世界觀速訊丨掃碼支付已在國內發展普及 刷掌支付是否還有市場前景?2023-06-08
- 天天快播:假退費,真詐騙!警惕培訓班退費騙局2023-06-08
- 北交所強勁發展韌性持續彰顯2023-06-08
- 香港交易所公布首批21只雙柜臺證券|環球今日報2023-06-08
- 江蘇“智造”夯牢實體經濟“家底” 全球觀熱點2023-06-08
- 第十五屆“全國文化企業30強”發布 完美世界第十二次進入行列|重點聚焦2023-06-08
- 24小時鮮氧守護空氣健康 中綠東岳府打造宜居生活|環球看熱訊2023-06-08
- 四個小故事和兩個案例,告訴我們當下怎樣破局|周報2023-06-08
- 【世界報資訊】溫州國資投資擬發行2億元超短期融資券,申購區間2.53%-2.78%2023-06-08
- 廣州城建擬發行20億元公司債券,用于償還有息負債_天天速看料2023-06-08
- 環球焦點!嘉峪關市著力發揮政策效力激發市場消費活力2023-06-08
- 中信建投-上船公司1-4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獲上交所受理2023-06-08
- 嘉峪關:打造長城文化重要標志地|每日熱點2023-06-08
- 藍光發展黯然退市,95后董事長替父“限高”2023-06-08
- 2023年湖南國際文化旅游節將于6月20日在岳陽汨羅開幕2023-06-08
- 李云澤:支持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2023-06-08
- 深房中協“深圳新經紀”志愿服務隊授旗儀式成功舉辦!2023-06-08
- 總建面64萬平,配3所幼兒園+54班九年制學校,坪山江嶺竹元規劃2023-06-08
- 新黃浦轉讓常州新黃浦中金置業51%股權,常州中景地產接盤 天天訊息2023-06-08
- 天天觀焦點:全國首個 江蘇發布智慧公路車路協同路側設施建設及應用技術指南2023-06-08
- 攜程集團開盤漲近3% 一季度凈利潤同比扭虧為盈-環球頭條2023-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