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滾動:2022年深圳計劃新增義務教育學校110所,新增學位14萬個

來源: 深圳商報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基礎教育事關國家發展、民族未來。

近年來,深圳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積極創建國家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千方百計建學校、增學位、提質量。


(相關資料圖)

其中在義務教育學位建設方面,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深圳市以超常規力度推進義務教育學位建設,持續增大義務教育學位供給,2020—2021年已按計劃新改擴建義務教育階段學校126所,新增學位15.9萬個,2022年計劃新增義務教育學校110所,新增學位14萬個,推動學位建設步入“快車道”。

增量“成績單”:不斷有學校“上新”

今年9月,市民鐘先生家樓下迎來了一所新學校——福田區實驗教育集團福龍學校:“我孩子今年轉到福龍學校來讀了,一是就近,二是我對學校未來的教學質量、師資力量也有信心。”同樣“嘗新”的還有市民李女士。今年9月,銀湖實驗小學首次迎來新生入校,李女士的孩子就是新生中的一員。“學校坐落在風景秀麗的筆架山麓、銀湖之濱,環境非常優美,就像是一所童話森林學校,相信孩子們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一定會有所收獲。”李女士表示。

不斷有學校“上新”,是深圳基礎教育發展近年來的常態。數據顯示,僅今年9月,深圳新增義務教育學位超過10萬個。以羅湖區為例,9月羅湖共有5座新建校園投入使用,共新增基礎教育學位8175個,是羅湖近年來集中“上新”數量較多的一次。福田區也陸續投入使用了皇崗創新實驗學校、實驗教育集團福龍學校、荔園小學(荔園教育集團)八卦嶺校區等多所新學校。

一張張學校圖紙變為真實的現代化學校背后,離不開深圳對基礎教育力度空前的投入。

力度體現在學位建設上。2020年,一項被市民視為深圳教育史上的“超級工程”掀起:2020年,深圳印發《關于加快學位建設推進基礎教育優質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2020—2025年全市新增超百萬個基礎教育學位的任務目標,推動基礎教育和城市協同發展,打響了百萬學位建設攻堅戰。

集結號吹響。近年來,深圳以超常規力度推進基礎教育學位建設,交出了一份學位建設的優異增量“成績單”。截至2020年底,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2713所,比2015年增加517所,增長24%;在校生242.2萬人,比2015年增加54.4萬人,增長29%;專任教師15.6萬人,比2015年增加4.4萬人,增長39%。

力度體現在財政投入上。“十三五”以來,深圳財政性教育經費累計投入約3560億元,年均增速24.5%。

未來,深圳基礎教育的版圖還將不斷擴大。深圳市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健全超大城市基礎教育學位保障長效機制。5年內新建基礎教育學位90.8萬個,新建公辦學位67.3萬個以上,新建公辦普高學位11萬個以上。

提質“新路徑”:集團化辦學實現均衡發展

“教學質量明顯比之前提升了,學校管理、人才建設都和以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位于坂田片區的原新城學校家長如此點贊。2017年,原龍崗區坂田新城學校正式納入深圳實驗教育集團,成為深圳實驗學校坂田校區。深圳實驗學校加入后,這所原本較為“薄弱”的學校迎來了快速發展,已超越了原定的“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目標。

優質學校跨區組建教育集團,在教育薄弱、學位建設任務重的區域開展集團化辦學,是深圳近年來優化教育資源均衡配置的有效手段。

作為深圳市首個公辦教育集團的深圳實驗教育集團,從2017年到現在不到5年時間,已新建了4個校區,分別是坂田小學部、坂田初中部、光明部和深圳實驗光明學校。今年,深圳實驗教育集團又接手了位于坪山高中園里的4所高中。

“從老百姓對‘上好學’的迫切需求出發,我認為集團化辦學能夠迅速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惠及更多學生及家庭。而對深圳實驗學校來說,集團化辦學使我們煥發了青春,盤活了資源,優化了結構。”深圳實驗教育集團黨委書記、校長衷敬高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深圳集團化辦學的理念和模式,也獲得了國家層面的認可。“實施‘名校+在辦校’‘龍頭校+新辦校’的集團化辦學和聯盟式發展模式,通過骨干教師流動、教育教學資源共享等方式,縮小校際教育質量差距,力爭率先實現學有優教。”去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文推廣深圳創新舉措和經驗做法,集團化辦學推動優質教育“遍地開花”成為推廣的經驗做法之一。今年4月,《深圳市公辦中小學集團化辦學實施方案》發布,明確提出至2025年,我市將培育80個優質公辦中小學教育集團,集團化辦學覆蓋全市所有新建義務教育學校,讓每個孩子享有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

規劃“智囊團”:院士“加盟”學校建設

學校的規劃建設水平,不僅體現了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水平,也反映了整個城市的規劃建設水平。在校園建設過程中,常常會碰到這樣的問題:學校投入使用不久就發現電梯數量不夠,新建的學校食堂不夠需要擴建……如何避免新校園投入不久后被“折騰”?提前規劃尤為重要。

深圳對學校的規劃建設,有院士“智囊團”坐鎮。去年12月25日,深圳市學校規劃與建設專家咨詢委員會成立,崔愷、孟建民、丁烈云、梅洪元共4位中國工程院院士為咨詢委員會名譽委員,負責就學校規劃建設中的重大問題提供咨詢意見。

據了解,咨詢委員會主要職責包括:對全市學校建設規范、指引、標準等重大事項進行評議論證,研究制定相關標準;對重大學校建設項目的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方案設計等重要事項進行評議論證;對涉及全市學校規劃與建設領域的發展戰略、政策措施及重大問題提出意見建議。

不僅如此,深圳還通過專項調研明確學校類建筑標準體系優化思路和舉措,致力于打造一套先行示范、符合深圳特色的中小學校標準體系,為集約節儉建設“安全韌性、綠色低碳、開放共享、智慧智能、五育并舉”的百年學校提供有力支撐。

關鍵詞: 義務教育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