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聚焦!3條地鐵快線、26個沿線新盤!打工人可以來挑了!

不少的打工人,在這個tag下,曬出自己每日上下班的通勤地圖路線。

一張張相同的深圳地圖背景上,是一條條不同的線路,它們有著各不相同的起點和終點,以及無比相似的漫長和蜿蜒崎嶇,一座大城市的生存側面,也隨之展現。

住在市區,工作也在市區,這是一份極具代表性的通勤線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但哪怕是在市區,也得面對3個多小時的往返通勤時間,有博主坦言,好處是腿走瘦了。

這份從蛇口到大劇院的路線,放在20多年前,還以為是去深圳的旅游路線。

當然,市區通勤還未突破極限。

另一位博主開啟了住在寶安,坪山上班,每天兩過市區而不入。

但沒想到評論區中的大眾評委,只是言簡意賅地指出,“你才3個月,我都3年了”。

到了這個級別,通勤大佬們已經不太屑于直接曝出通勤時間,畢竟每天開車百公里,他們是油價上漲的最終受害者。

話說回來,通勤時間首先取決于職住距離。

《全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通勤時耗增刊》數據顯示,深圳平均通勤時耗為36分鐘。

但由于深圳中心房價/租金太貴,仍有不少購房者/租客傾向選擇房價/租金便宜的地區。

上班往往是從城市的一邊到另一邊,甚至為了省錢,不得不過上“雙城生活”。

在一份華夏幸福的報告中顯示,從區縣通勤聯系來看,寶安區、龍崗區、坪山區與深圳市中心聯系較為緊密。

▲?深圳極限通勤人群居住分布情況圖 |?華夏幸福

除此之外,再往外圍的東莞市、惠州市和中山市也有極端通勤人群去往深圳市區工作。

▲?深圳極限通勤人群工作地分布情況圖??|?華夏幸福

具體分析極端通勤人群的居住和工作地可以發現,部分龍崗、寶安的福永、沙井等相對偏遠的區域也有極限通勤人群居住。

這源于相對發達的軌道交通為遠距離通勤提供了便利。

金融行業和總部經濟高度發達的福田中心、互聯網及其他高薪企業集聚的南山科技園則是主要的工作熱力區。

在此地工作的上班族,作為深圳收入最高的群體,依然選擇忍受長距離通勤,這與深圳中心區高昂的房價密不可分。

“太遠了,不想買在那里。”

在社群里,不少人聽到龍崗、坪山、光明、沙井松崗,都覺得物理距離過于遙遠。從福田去往上述區域,駕車需要1個小時以上,距離已超過30公里。

在這個時間和距離下,日常通勤的確很痛苦。

在汽車時代,人類可接受通勤距離為30公里內,我們把這30公里叫做“城市半徑”。

但需要說明的是,城市半徑是個動態數值,會隨著交通技術的升級,不斷突破舊的極限值。

當城市從汽車時代邁入軌道時代后,極限半徑就增加了,而且對通勤時間可控。

例如在建的深圳地鐵14號線,時速120公里,從坪山到福田,不過45分鐘。

而且,這個極限半徑還會繼續突破。又如規劃中的深大城際線路,時速高達160公里,使坪山至機場的時間縮短至40分鐘。如果是駕車從坪山到機場東,耗費近2個小時。

如果對交通技術有信心,大城市的“城市半徑”會越來越大,買房的選擇區間也會越來越大。

對于買房人而言,最關鍵的還是所買的房子不能超過“一小時通勤圈”。

尤其是地鐵通勤,也分快慢線。你80KM時速,我160KM時速,加上站點數越少越好,這多出來的可能就是半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攤開深圳地鐵線路圖,地鐵時速達到120KM的目前僅有1條,加上今年底開通的14號線,共計兩條,將攜手串聯東部寶安和東部龍崗坪山。

另一條13號線時速則達到100KM,對于光明連接南山科技園、后海極為重要。

@翻盤青年 不完全統計下,在這3條快線地鐵,有26個沿線待入市的剛需級新盤。可結合自己工作的范圍以及能承受的通勤距離,挑選合適的新盤。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