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深圳東部又一文體地標來了!預計2024年交付,設計亮點曝光

近日,據坪山區建筑工務署消息,坪山坑梓科技文化中心建設正有序推進中。


【資料圖】

項目的建設進度、設計亮點以及具體工藝及管控措施等一一曝光。

項目用地面積1.7萬㎡,建筑面積7.2萬㎡,預計2024年建成交付使用。

坑梓科技文化中心是坪山區重要的文化設施和公共建筑,樹立了一個現代特色與傳統文脈相結合、輻射粵東地區的深圳東部科技文化標桿,是高標準推進坪山區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加快建設東部文化高地的需要。

建成后可更好滿足轄區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坑梓科技文化中心設計效果圖

項目建筑風格現代前衛,新穎時尚,既有“科幻盒子”般科技館、客家圍屋式文化館,也有原木拱廊下的圖書館、羅馬廣場樣的文化劇場以及廣東地區最傳統的室外公共活動區域——“花街”。

▲坑梓科技文化中心分區設計效果圖

項目設計亮點以及具體工藝及管控措施

建立數字化平臺,助力項目智慧建造,項目建設以BIM為載體,結合數字設計、數字生產、數字化平臺,從深化設計、構件生產、施工管理等方面。

BIM+傾斜攝影

基于中建科技智能建造平臺,項目每天使用無人機對現場進行航拍;采用傾斜攝影技術,生成項目實景模型。

將復雜的施工現場和BIM模型比對,進行施工場地布置和優化;輔助技術部門確定基坑支護方案和土方分段開挖順序;分析材料堆場和施工道路布置,確定材料運輸路線,進行線路優化。

▲BIM場地布置及進度模擬

BIM+虛擬樣板

引入虛擬樣板先行制度,在施工準備階段對項目重難點部位進行BIM深化設計,包括預制構件深化、鋼結構及木結構構件節點深化、管線預留預埋及機房高支模深化等。

之后將深化模型上傳至輕量化平臺,施工前進行三級可視化交底,施工過程中生成BIM模型二維碼,在對應部位張貼,施工現場勞務人員通過掃碼了解安裝做法和施工工藝,實現項目質量的全過程有效控制。

▲BIM節點深化

BIM+物聯網

預制構件模型輕量化完成后,基于智慧建造平臺的生產數據管理及構件生產管理,使用BIM模型導出BOM數據,指導工廠制定要貨計劃、物流追蹤、構件排產等管理工作。

BIM構件模型在平臺中通過二維碼與實際構件逐一關聯,實現生產、運輸、進場、安裝、維護全生命周期信息追溯。

▲構件追溯

BIM+數字管理

項目應用了全方位視頻監控,實名制+分賬制系統,質量安全APP,基坑監測、大型設備監控、建筑垃圾、噪聲、水污染、揚塵、光污染等先進信息化系統。

以數字平臺為數據傳輸中心,實現對項目的全方位信息化管控。

▲BIM平臺管理

項目引進新型工藝

項目采用環梁作為鋼管混凝土柱與鋼筋混凝土梁連接節點,有效傳遞框架梁端的剪力和彎矩,具有優良的變形能力和耗能能力,可實現“強節點、弱構件”的抗震概念設計。

施工過程中采用“環梁鋼筋預綁扎,整體吊裝”的形式,使節點施工簡便、質量易保證。

▲環梁大樣圖

設計優化:對大直徑鋼筋環梁規格進行優化并選擇最優施工方案。

智能機器人應用:利用大型數控彎曲機、智能建造機器人進行環梁鋼筋彎曲、焊接,實現工業化生產,保障鋼筋加工、焊接質量。

裝配式胎架應用:本技術利用槽鋼可組裝胎架實現環梁在地面的預拼裝,有效降低了高低跨臨邊及高空作業風險。

環梁裝配式吊裝:本技術通過環梁預拼裝,利用主筋吊點,實現了環梁的裝配式吊裝,施工方便快捷。

▲環梁施工效果圖

內容來源:讀創

【規劃先鋒】?所屬房網/咚咚找房平臺 資訊中心團隊原創號,轉載文章請注明來源,轉公眾號請與我們取得聯系!

本文部分信息及圖片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