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不震驚?7家公司“拋售”深圳92套房,能回血7個億!

“沒什么虧損是賣深圳房產不能解決的,如果有,就多賣幾套。”

一句調侃,側面反映了深圳房產的價值。

例如,最近傳言許家印割肉賣豪宅深圳灣1號,售價2.8億,已經成交。

再往前一點,3月底上市公司廣聚能源發布公告稱,打算把南山前海東岸的22套住宅掛牌出售,資產評估值超過2.4億,如果全部完成出售,預計凈利潤約5800萬。

可供對比的是,2021年廣聚能源經營凈利潤為6770.44萬。

我的好奇心突然就來了。

除了廣聚能源,還有哪些公司也在批量出售深圳房產?他們又是出于什么原因賣房?

7家公司“拋售”深圳92套房

總價值超7億

根據深圳聯交所網站發布的公告,據不完全統計,從去年8月底至今,6家公司批量轉讓深圳70套住宅,如果加上上述前海東岸的22套,那就是92套房。

這里面有南山豪宅、也有學校學qu房,總價超過7個億。

例如福田學qu房長城大廈的23套房源,總價超過2.5億。

有意思的是,這批房源并沒有全部成交,后續剩余房源又分了兩次掛牌轉讓。

還有近兩年價格水漲船高的八卦嶺宿舍,16套房源掛牌轉讓,總價超過1億。

轉讓方山東能源集團還擁有寶安財富港的20套住宅,如果全部成交,將回血1.63億。

更有意思的是,分析以上10個轉讓公告里的7個轉讓方,不僅有民營企業,也有國企和事業單位。

例如,長城大廈房源的轉讓方為浙江省機關事務管理局,最初持有人為浙江省政府駐深辦事處。

寶安福永天欣花園5套住宅的轉讓方,為深圳殘聯民愛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事業機關單位批量出售房產,一方面可能是出于資金需求,另一方面,政策層面可能有一些指導性的文件出來,要求事業單位清理相關資產。

此前,深圳聯交所工作人員對長城大廈23套房源的回應似乎也能佐證上述觀點。

他表示,浙江省機關事務管理局打算清理資產,所以把持有的房源全部出讓。

“拋售”背后,不看好深圳樓市?

業內:得分個案來看

一方面,是企業通過批量出售手里的深圳房產獲取資金,另一方面,這種“拋售”的行為,也會讓外界有嘀咕:是因為不看好深圳,所以出清深圳資產嗎?

美聯中國部華南戰略董事總經理江少杰并不認可這個觀點。

“雖然都是批量出售,但每個事件要個別看待。”

對于廣聚能源出售22套住宅,他更傾向于認為企業是有回籠資金的需求,選擇套現一部分。

“廣聚能源擁有前海東岸162套房產,如果不看好深圳樓市,應該會選擇全部出清。這次只出售22套,其實是看好深圳的表現,認可深圳物業的價值。”

而對于長城大廈、八卦嶺宿舍這類的學qu房,江少杰則認為,去年8月深圳實行大學區的消息,確實影響了市場對只有學區優勢的老破小物業的預期。

“在大學區制度下,市場對學qu房未來的價值,確實會產生問號。不排除企業判定這類資產有不確定性,提前鎖定利潤。”

據他了解,深圳的學qu房市場此前的買家多數屬于提前消費,即在孩子上學前幾年就準備好房子。而大學區招生的消息出來后,這類提前購買的剛性需求大幅下降。

“單純靠學區令價格沖上去的老舊物業,價格下跌非常明顯,有的跌了20%-30%。”

不過,無論企業是出于什么目的批量出售房產,江少杰認為,對于樓市來說,供應量增加了幾十套,而且掛牌價格還比市場價低,確實會對同個小區的成交量價形成短時間的沖擊。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